吃藥配水有學問!「藥」怎麼吃才對?
台北榮總臨床藥學科主任張豫立表示,吃藥時喝水是幫助藥品服用後順利經由腸胃道吸收產生療效。通過水的運送,藥錠能夠更順利經由口腔進入腸胃道,透過水分子的浸潤,才能讓藥品完全崩散,在溶液液體中分解為小分子,讓腸胃道吸收。
張豫立指出,藥品在上市前都會進行人體實驗了解吸收狀況,也會利用體外測試模擬人體消化道環境來確認藥品的崩散狀況,上述研究進行方式都不會用高於攝氏37度以上的水,為避免影響藥效,配服藥品水溫建議最好是室溫的冷水,或不大於體溫(約攝氏37度)的溫水;宜避免太熱的水以免燙傷或對藥效產生影響,特別是對熱敏感的藥物。
他不建議飲用冰水,因為會有刺激的口感,且傳統養生多不建議飲用冰水。所以,在服藥或健康食品,不論是一般膠囊、錠劑或特殊劑型如腸溶錠、發泡錠、緩釋劑型的藥物,甚至益生菌、維他命,建議配合喝室溫的水最好,且水溫以不超過攝氏37度為原則。
1.高溫會破壞酵素活性
藥品中的生物製劑或食品中具有活性的酵素,若以超過攝氏40度的水服用,可能會因蛋白質變性導致酵素活性降低而影響效果。
2.服藥不配果汁
在藥品發展過程中所進行的實驗,通常都是以水作為服藥的媒介,若是以果汁等其他飲品取代水,無形中增加服藥後的變數,影響療效。譬如:葡萄柚汁配服降血壓用藥,會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效,甚至有引發心律不整死亡的案例。
3.少數口感差藥物,可喝特定果汁
移植病人經常服用的抗排斥藥物環孢靈(免疫抑制劑的一種),因為口感問題,醫療人員反而會建議病人搭配特定種類果汁服用。但前提是已確認該項果汁不會影響到環孢靈的藥效。若孩童因口感問題拒絕吃藥,家長欲以果汁取代白開水配藥吃之前,張豫立建議家長應事先詢問藥師。
4.小孩吃藥粉,可搭配矯味糖漿服用
一般的錠劑會有一層膜衣或糖衣,可避免病人直接接觸藥品導致口感不佳影響吃藥意願。若是給小孩吃的藥,常會被磨成粉,而磨粉後會接觸到藥品的苦澀原味,造成小孩難以接受,偶而藥師會搭配帶有水果口味的矯味糖漿給小孩服用,通常此類矯味糖漿已經由實驗確認不會影響到藥品療效。
5.服用膠囊請配250cc以上白開水
過去曾發生病人因沒有配水喝,直接吞嚥膠囊或某些特別成分藥錠,結果產生藥品停滯在喉嚨或食道,造成食道灼傷、甚至穿孔的嚴重傷害,故服藥時一定要配250至300cc以上的水。
內容摘錄自《健康2.0》68期/5月號
◎ 撰文/吳佩芬 ◎ 編輯/蔣慧芬 ◎ 美編/蔣嘉佳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諮詢專家/台北榮總臨床藥學科主任張豫立‧好食課創辦人林世航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