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50萬人受膝關節退化之苦!該動手術嗎?醫師評估5要點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為15%,推估達350萬人。尤其隨著人體老化,膝關節軟骨逐漸退化磨損,70歲以上長者中約7成都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雖然膝蓋問題並不會馬上致命,不少患者卻可能因為劇烈疼痛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示意圖/TVBS
許多膝蓋退化的長輩和家屬心中最大的疑問莫過於「該動手術嗎?」雙和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翁佩韋表示,目前膝關節炎治療方式可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以藥物為主、物理治療為輔,主要功用在於緩解疼痛;而手術治療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人工關節置換。
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需切除大範圍的關節面,傷口大且復原慢;而新型的手術方式是在機器手臂導航輔助之下精準操作,可保留未受損的十字韌帶及神經。翁佩韋認為,評估患者是否適合以機器手臂導航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通常會考量以下5個要件:
1. 病人保守治療無效。
2. 年齡影響術後恢復期和照護時間。
3. 降低人為誤差、提高精準度。
4. 術後更貼近人體膝關節生物力學與個體合用度。
5. 延長術後使用年限。
例如74歲的葉女士,年輕時因右膝關節曾經受過傷,加上工作關係需久站,右膝關節逐漸出現疼痛;長期以來她試過各種療法,像是敲療法、吃止痛藥、補充保健食品、打玻尿酸、注射PRP等,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復發。直到去年右膝關節疼痛難耐,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機器手臂輔助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第2天可下床行走且自我復健運動,2~3週後就不須助行器,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銀髮族,且以女性多於男性,約每6位女性中有5人有此困擾;除此之外,肥胖、久站等職業傷害、關節曾經受傷等都是好發原因。翁佩韋提醒,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是正常老化的現象,保養關節要趁早開始,尤其適當而正確的運動有助於擁有強健的肌力、穩固的韌帶;還要控制體重、避免關節過勞或重大創傷,都是護膝的不二法門。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