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大腸有瘜肉時,營養師教你這樣調整飲食 遠離腸癌

  • 曾金月 報導
  • 2020/06/11 14:30
  • 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根據一項健檢資料,透過大腸鏡檢測有3成人發現異常,其中45%屬於大腸癌高危險群。發現瘜肉或腺瘤的人,營養師推出「5 大健康替身」除了飲食習慣要調整,建議最好補充2款營養品,營造腸道健康的好環境。

    延伸閱讀:大腸癌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這習慣大腸癌風險增 日醫2招預防大腸癌降14%死亡率

     

    ▲營養師王盈堤說明大腸瘜肉與飲食有很大關連。

     

    腸鏡檢查發現癌症者有7成無症狀

    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指出,早期大腸癌並不一定會有症狀,而根據該中心近3年來近26.7萬筆資料顯示, 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及確認惡性腫瘤者,其中有7成以上無消化道相關的自覺症狀,有75%糞便潛血呈陰性,95%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僅有8%的人有大腸癌家族史。

    延伸閱讀:恐怖遺傳!便祕、血便3年竟是家族性大腸息肉,百分之百會變癌

     

    陳皇光指出,大腸癌雖與家族史有關,但非絕對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大大增加腸癌的風險,只要透過正確的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腸癌2 大篩檢工具

    目前大腸癌的篩檢工具,以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為主,一般民眾可利用國健署的四癌篩檢做糞便檢查,若自費檢查推薦大腸鏡作為入門高階健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查雖方便又安全,但可能有僞陰性、僞陽性等狀況。

     

    腺瘤為大腸癌的元兇,而大腸鏡只要透過專業操作,便可直接辨識病灶種類、位置、大小及直接切片或切除,不僅可以快速發現異常,如有高風險族群,依據檢查結果定期追蹤,以國泰健檢近三年發現大於一公分腺瘤有392人。

    延伸閱讀:膀胱鏡不可怕,2種情況別逃避!不用禁食當天可出院

     

    瘜肉3狀況有癌化風險

    陳皇光指出,大腸瘜肉有很多種,增生性瘜肉基本上無惡性風險,但腺瘤可能就是大腸癌的前身,如果發現絨毛狀或高度分化異常腺瘤、大於1公分腺瘤以及超過3顆以上腺瘤就要小心有癌變的風險。

     

    達離腺瘤:飲食「五大健康替身」提案

    健檢時發現腺瘤後,該如何調整飲食?資深營養師王盈堤出提出「五大健康替身」,鼓勵民眾多「替」多健康!這五大替身分別是: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以黃豆及其製品取代部分紅肉類、多樣足量蔬菜攝取量取代單一來源、新鮮水果代替果汁、以開水代替飲料。

     

     

    王盈堤特別提醒,吃慣大魚大肉、少纖維飲食的人,要立刻改變飲食很難達到,而為了要營建一個好的腸道環境,她會建議補充益生菌,以及抗發炎的魚油,魚油成份中的EPA最好是DHA的1.5倍到2倍,這是人體最好的吸收率。

     

    一名52歲從事金融行業的男性,經常應酬聚餐、熬夜且無運動習慣,有便秘漲氣等腸胃道不適狀況,透過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瘜肉,在營養師的建議下逐年調整,改變飲食習慣,搭配營養品補充、養成快走、騎腳踏車運動習慣,逐年做大腸鏡定期追蹤,三年後再大幅改善腸胃道狀況且已無瘜肉狀況,腸胃狀況維持良好,至今維持2至3年追蹤檢查。

     

    ◎ 圖片來源/國泰健檢中心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大腸癌除了血便,醫師證實「這種飲食」會致癌!別小看復發率

    4大腸癌剋星食物!腸癌權威陳自諒:3招健康飲食原則

    日吃2片火腿大腸癌發生率增18%!最厲害防癌狠角色是「它」

    大腸直腸癌一定會腹痛、拉肚子嗎?醫師警告:4種情況無明顯症狀

    「腹痛」小心大腸癌警訊!醫師分析:肌肉拉傷、腸胃炎、癌症的腹痛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