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幅太小」也是失智症危險因子!台灣研發「AI心理師」找出認知功能障礙

  • 朱育嫻 報導
  • 2020/11/19 17:31
  • 國外研究發現,年長者若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得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倍,顯示「步幅太小」也是失智症危險因子。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是公共衛生的優先議題,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就與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合作研發「AI心理師」,民眾只要透過四肢伸展,就能辨識是否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準確度接近9成。

    延伸閱讀:長者預防失能、緩和失智一定要做!柯文哲大推「益口銅身操」 強化咀嚼吞嚥力也能防肺炎

     

    ▲民眾只要透過四肢伸展,運用影像數據評估出失智症前期認知功能障礙。

     

    人口老化浪潮正席捲而來,全球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根據調查,台灣近8成民眾擔心自己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且每4人有1人認為失智症無法預防。有鑑於此,台灣流行病學學會與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合作,推動「科技導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國人常見疾病之預防與健康促進計畫」,運用影像數據監測身體活動,評估出失智症前驅期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提早發現提早介入改善。

     

    3D動態影像分析技術,「AI心理師」找出輕度認知障礙

    而國外研究發現,年長者若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倍,顯示認知功能障礙與「肢體動作」間具有高度相關性。該計畫因此研發出「AI心理師」,先透過運用肢體活動測量器,量測肢體動作的角度及距離等數據,再經由機器學習,進行大數據資料判讀,辨識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並導入「數位認知刺激」訓練,以遊戲的方式幫助患者逆轉認知功能障礙。

     

    總計畫主持人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失智症高危險群,而在臨床上評估失智症,需透過問診、認知功能篩檢量表或臨床失智量表,及腦部影像檢查來確診,有些人確診出來,病情可能已經不可逆。

    延伸閱讀:每天走路7500步 延緩大腦退化2.2年!最新研究:銀髮族有動就能預防失智

     

    提早找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逆轉失智症!

    因為失智之後不可逆,所以要及早發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研究中,認知功能下降是可逆的,因此將IT導入醫療界,幫助患者延緩認知功能下降,回到正常老化狀態。邱弘毅說:「這套AI智能機器系統,未來會發展成APP,讓民眾可以自行在家使用,也能讓家中長輩可以稍微知道自己有沒有早期失智的可能;不過這套系統不是臨床診斷用,是做早期預防篩檢。」

     

    參與計畫的義守大學財務與計算數學系助理教授葉建寧也提到,此套AI智能機器系統的模型,對於認知功能障礙預測的準確度約88%,未來還要蒐集更多資料提升準確度;而利用機器的輔助,也能幫助減輕醫療人員的工作及醫療資源的負擔,提升失智症的診斷率,有效建立完善失智照護服務。

    延伸閱讀:中風癱瘓不用怕!AI人工智慧助復健,訓練手指靈活、擺脫臥床、自由行走

     

    ◎ 圖片來源/台灣流行病學學會‧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相關文章
    家有3位失智症,我會不會也是?女性是失智症危因子之一 做1檢測可提前預知
    記性、反應變差,是不是「腦血管疾病」造成?
    忘記事情、放錯東西?台大名醫李龍騰:延緩記憶力減退6方法
    失智症有可能誤判嗎?醫師曝5大失智症跡象 1招延緩腦部功能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