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大了!肚子咕咕叫竟不是肚子餓 腸躁症 「5大地雷」飲食千萬別踩

  • 曾金月 整理
  • 2021/11/16 16:42
  • 腸躁症的類型可分為「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和「不確定型」四種類型,其中以腹瀉型占比最多。但中醫師郭大維說,一名表現優異的房仲業務員,常因過多的脹氣讓他不舒服,而且肚子還一直有腸鳴聲,讓很多人誤以為他常常在「肚子餓」,困擾不已的他,檢查後才知是大腸激躁症。

    看更多:壓力一大就拉肚子?彥寬老師「順脾氣法」 改善胃痛、腹瀉、腸躁症

     

    郭大維指出,大腸激躁症是以反覆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基本上只要在過去12個月,至少有12周或超過12周感到腹部不適,反覆出現以下症狀,即可判斷患者可能得了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5大症狀:

    1.頻繁出現腹痛或脹氣,但排便後即可改善。

     

    2.排便次數改變,一周便祕次數超過3次,或是一天腹瀉多過3次。

     

    3.大便形態改變,可能出現硬塊、軟便或水便。

     

    4.排便的情況改變,患者可能需要很用力排便,或是排便時常有急迫感或常覺得排不乾淨。

     

    5.糞便容易出現如鼻涕狀的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

    看更多:腹瀉、頻便?他1天跑8次廁所,醫提醒「腸躁症」少吃這些東西

     

    中醫:腸躁症分6型

    目前在台灣發生腸躁症的比例將近20%,且女高於男。中醫把腸躁症分為6個證型,分別為:「脾虛濕阻」、「脾腎陽虛」、「脾胃濕熱」、「肝鬱脾虛」、「腸道燥熱」、「肝鬱氣滯」。前4種證型的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和腹部不適,後兩種證型的患者主要表現為便祕。

     

    郭大維在門診遇到的患者,絕大多數屬於「肝氣犯脾,土虛木乘」的肝鬱脾虛型,根據中醫的理論,肝脾二臟,相制相成,五行中肝屬「木」,生理功能方面,肝主「藏血」,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主疏泄,可調暢全身上下的氣機,肝氣的暢達與否,直接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及運化水濕的功能。

     

    五行中,脾屬「土」,為氣血化生之源,主清氣升清而可運化水濕。換句話說,體質偏於脾虛者,本身腸胃功能不好,若受到情緒的波動或工作壓力影響,就容易造成肝失疏泄而影響脾胃功能,也因此會有反覆腹瀉或便祕的情形發生。

     

    「5少」飲食習慣

    中醫認為肝主神經,肝的疏泄功能失調影響脾、胃、大腸、小腸的運化。平時腸胃功能消化不好的人,更易受環境、情緒等因素影響,所以要先強健脾胃的功能。郭大維建議,腸躁症患者平常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少吃刺激腸胃的食物,例如:酒和含咖啡因的飲品或大蒜與洋蔥。

     

    2.少吃易產氣的食物,例如:牛奶、乳酪、碳酸飲料與各種豆類製品。

     

    3.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類。

    4.腹瀉型患者少吃高纖、有潤腸效果的食物及寒涼瓜果,如筍、黑白木耳、秋葵、鳳梨、木瓜、火龍果、奇異果等,反之便祕者倒是可多攝取這些食物。

    5.應避免過冷、過熱兩種極端溫度的食物。

    看更多:腹瀉、腹脹、便祕…腸躁症該怎麼吃?營養師列出:適合與不適合吃的食物

     

    郭大維提醒,由於壓力與腸道的蠕動有密切關係,若每天都工作生活在高壓的環境者,更容易罹患大腸激躁症。經常需要加班的上班族,應適當的舒緩身心,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才能讓腸道不致太過於活躍、不安。

     

    推薦料理/紅藜南瓜葵菇蒸飯

    食材介紹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

    秋葵:性寒味甘,具健脾、潤腸通便、清利濕熱的效果。

     

    材料:

    白米3/4杯、紅藜米1/4杯、水1杯、中型南瓜1/2顆、金針菇1/2包、秋葵8-10條、日式醬油2大匙。

     

    作法:

    1.將白米、紅藜放在網篩中,以流動的清水洗淨,備用。

     

    2.南瓜外皮用刷子洗淨,切小塊,備用。

     

    3.將白米、紅藜、水、日式醬油、南瓜、金針菇、秋葵,放進電子鍋內鍋,按下炊飯鍵準備蒸煮。

    4.待電鍋開關跳起後,再燜煮約10分鐘即可食用。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本文摘自/《讓腸胃動起來》郭大維‧王瑞玲著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