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血虛」證候表現近似貧血 中藥養血兼補氣!壓足三里、三陰交助循環

  • 健康2﹒0 整理
  • 2023/05/23 10:24
  • 貧血是西醫的「病」,在中醫觀點則屬於「血虛」的「證」,兩者雖然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不能完全畫上等號。中醫的「血虛」,是指體內血分虧損,臟腑失去濡養所表現的證候,常因為失血過多、思慮過度,或是臟腑虧損,不能生化精微,常見證候為面色無華、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脈細無力等,與西醫貧血的症狀表現類似。

     

    在中醫辨證為血虛的病人,不見得抽血一定會顯示貧血;而抽血檢查出貧血,即使經中醫辨證為血虛,也還須細分為心脾血虛、心血虛、肝血虛等,治療上也有健脾生血、補心血、養肝血的差別。

     

    造成「血虛」的原因與治療原則

    中醫認為,造成血虛的原因包括失血過多、臟腑不足和思慮過度3大因素,再根據原因分別調治血虛證。

     

    一、失血過多

    病因:例如女性月經量過多、淋漓不淨,腸胃道出血、泌尿道出血造成的血虛。
    治療:例如月經過多屬於中醫「崩漏」疾患,以經血過量或淋漓不淨為主要表現,發病過程與肝、脾、腎3臟密切相關,常見病機有血熱、肝鬱、腎虛、脾虛,治療上須經中醫師詳細辨證病因病機,並依塞流、澄源、復舊的原則,分階段治療。

     

    二、臟腑不足

    病因:例如脾胃虛弱無法吸收運化飲食精微,造成氣血生化無源;心氣不足、心陽不振無法生血;腎精虧虛,精不化血;或肝氣鬱滯、耗傷陰血,都可能導致血虛。
    治療:若是臟腑不足,則要區分出主要病因是源於哪個臟腑,是脾胃虛弱無法吸收;或是心氣不足、心陽不振無法生血;還是腎精虧虛,精不化血;也可能是肝氣鬱滯、耗傷陰血等,依照病位與病機的不同,給予個人化的治療。

     

    三、思慮過度

    病因:中醫認為思慮過度、想太多、情緒起伏太大容易影響脾氣的運化,耗傷心血,造成食慾不振、心悸失眠、多夢憂鬱,也影響臟腑的運化,造成血的生成不足,耗用加速進而造成血虛。
    治療:若是思慮過度、五志七情所傷,則要了解情緒的原因,設法從源頭解決,若壓力及焦慮的來源是短時間難以解決,則先接受目前的困境和自身的不足,與壓力及情緒和平共處;生活上可安排紓壓活動,如運動、唱歌、散步、與朋友聊天、與寵物互動、旅遊等;也可尋求包括身心科醫師、心理師、中醫師等專業醫療人員,藉由藥物及心理諮商來協助。

     

    中藥處方補血+健脾補氣 促進造血

    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血」是由「氣」所推動,所以中醫稱「氣血循環」。中醫藥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用有補血功效的四物湯,加人參、黃耆,及可補脾胃之氣的四君子湯,以養血藥配合健脾補氣藥,能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增加營養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有促進紅血球生成的作用。

     

    藥膳食療改善缺鐵性貧血

    黃耆雞汁粥

    組成:母雞一隻(約1000~1500克)、黃耆15克、白米100克。
    作法:將母雞剖開洗淨,水煮熬成雞汁,再將黃耆水煎煮汁,每次以白米100克同煮成粥。
    功效:補益氣血。

     

    蓮子龍眼粥

    組成:蓮子20克、龍眼15克、糯米30克。
    作法:將蓮子、龍眼、糯米同煮成粥。
    功效:可補脾胃之氣、補血。

     

    治療血虛除了中藥之外,針灸及穴位按摩也是可以幫助氣血循環的方式。例如月經量過多的患者,若是氣虛下陷所導致,可以針灸或是按摩足三里、百會、氣海等穴位;血熱者可以三陰交、隱白、血海、行間等穴位。

     

     

     

     

     

    飲食避免生冷 運動輕微流汗就好

    另外,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罹病原因及體質給予相應的生活建議,比如飲食上須避免的食物、適合什麼強度的運動等。若是氣虛所致的月經過多,飲食上須避免生冷,運動則不宜過度,以輕微流汗為限,穿著須注意保暖,避免工作過度勞累。除了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之外,搭配鐵質補充及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不但能讓貧血回復正常數值、改善貧血相關症狀,也可避免日後再度發生貧血狀況。

     

    看更多
    缺鐵性貧血/臉色蒼白、虛弱暈眩恐是缺鐵性貧血!小心指甲變形 嚴重還胃病、心衰竭

    缺鐵性貧血/6大族群當心鐵質入不敷出!搭配維生素C鐵質更加分 素食補鐵這樣吃
    缺鐵性貧血/補鐵一定要吃肉?高鐵食物讓你滿血復活!喝鐵劑用吸管 喝完要漱口
    缺鐵性貧血/血色素是關鍵檢查指標!眼瞼泛白輔助判斷 輸血不能根治缺鐵性貧血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恩主公醫院陳潮宗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