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怎麼辦?醫師教4招提高「冷適應」 2方法持續做1個月最有效

  • 許佳惠 整理
  • 2022/12/16 16:29
  • 這個周末即將迎來今年冬天首波寒流,氣溫恐降到10℃以下,怕冷的人該怎麼辦?醫師表示,可以透過提高「冷適應」抗寒,包括鈍化寒冷反應、增加棕色脂肪和絕熱適應,趕快來看怎麼做。

     

    人體對冷的生理反應有2大方式

    家醫科醫師陳崇賢表示,人體對冷的生理反應,包括兩大方式,第一是末梢血管收縮,維持核心溫度,第二則是肌肉不自主收縮來產熱,也就是發抖。大家應該都有過天氣一冷,就手腳冰冷的情況,這是身體對寒冷反應的正常機制,為了維持身體核心的溫度,會先減少末梢的血流量;所以在天冷的時候出門,更要注重手、腳等末梢部位的保暖。而當僅減少末梢血流量也無法維持住核心溫度時,大腦就會叫肌肉收縮來產熱,「你不自己動,就由大腦來接手」,產生不自主的顫抖(發抖),嚴重時會影響到肌肉的控制,無法自由活動。而當上述兩大方式都無法維持核心溫度時,身體就會棄守,造成中重度低體溫的症狀,如末梢血管突然打開,反而會覺得熱開始脫衣服,以及意識不清等狀況。

    看更多:泡腳足浴抗寒流「1狀況」恐害心臟虛弱易感冒!泡湯「眉角」在這裡

     

    冷適應是什麼?4招提高冷適應

    陳崇賢表示,冷適應簡單來說,就是多暴露在冷的環境中,讓身體逐漸適應寒冷。

    看更多:氣溫急凍快吃9種產熱爆汗食物!光吃就能自帶暖爐 還能抑制脂肪合成、維持體溫

     

    1.寒冷習慣化(Habituation)

    在寒冷區域生活的民眾,或是部分需要暴露在寒冷環境的工作人員,如:漁民、冷凍魚貨處理產線人員等,都可以發現身體有適應的方法。主要就是他們對寒冷反應的「鈍化」、正腎上腺素下降,讓身體的核心溫度可以到更低才發動血管收縮和肌肉顫抖的生理反應。有篇2001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僅僅是把受測者暴露在10的環境中、每天2小時、共11天,就可以看到正腎上腺素下降20%。

     

    2.新陳代謝適應(Metabolic Acclimation)

    經由增加基礎代謝率提高身體產熱,維持較高的皮膚溫度,就會比較不怕冷。這個機轉是增加身體的「棕色脂肪組織」,因為棕色脂肪組織有大量的粒腺體,所以產熱效果很好,冬眠動物就有大量的棕色脂肪組織。在人類身上,棕色脂肪組織主要位於肩頸,充當血管旁的保溫層,順帶有加溫效果。如果沒什麼棕色脂肪,可以包圍巾作頸部保暖。

    看更多:天冷心臟不舒服?小心血壓高、血管阻塞!醫師推薦「4大護心營養素」快吃起來

     

    在很多研究中,都證實了4周以上、輕度至中度寒冷暴露(10左右),可以增加棕色脂肪體積,同時降低肌肉顫抖強度。其中,又以冷空氣或冷水浸泡使全身體表溫度下降,是刺激棕色脂肪體積和代謝率的最有效方法。

    看更多:脂肪竟有3種顏色!「這種顏色」有助減肥吃不胖 營養師8招甩內臟脂肪

     

    3.絕熱適應(Insulative Acclimation)

    這個研究是觀察到的結果,主要是身體增強對末梢血流的控制,達成更有效率的維持核心體溫,在一些世界頂尖、不穿防寒衣的自由潛水運動員中,才有看到這種現象。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崇賢醫師

     

    →全民必修控糖課!點我看糖尿病知識大全【控糖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