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髖關節發炎怎麼辦?髖關節炎症狀與運動懶人包

髖關節炎

許佳惠 整理 2024/05/10 10: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髖關節是僅次於膝關節好發退化性關節炎的部位,主要是軟骨過度使用,造成磨損發炎,出現關節疼痛、關節感覺僵硬、走路或活動出現喀喀聲、無法走久或久站、蹲下後站不起來、關節變形或腫脹等症狀。髖關節炎的原因、治療、預防和推薦運動有哪些?本文一次收錄。

 

髖關節是什麼?全身受力最重關節

髖關節由骨盆及大腿骨所構成,四周包圍著強力的關節囊,是負責支持全身的重量,也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髖關節的位置在哪裡?承上啟下超重要

髖關節是由一個球型(股骨頭)及杯狀物(髖臼)所組成,它是由大腿骨(股骨)與骨盆所形成的關節,四周包圍著強力的關節囊及肌肉韌帶,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

 

髖關節為什麼會痛?外傷發炎退化都可能

無論是外傷、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梨狀肌症候群、深臀症候群、薦髂關節功能障礙等,都可能引發髖部痛,其中以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另外,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髖關節在人體的中間,承上啟下,當髖關節靈活度差,跨大步跨不出去,隱隱作痛覺得痠、緊、痛,也可能是其他關節出問題,造成髖關節不適,例如脊椎歪掉也會導致髖關節不適。

看更多:以為肌肉痠痛,半年內髖關節骨頭壞死!出現4徵兆快就醫

 

髖關節病變的因素

1.不明原因的磨損,例如老年過度負重。
2.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或大量飲酒等因素引起。
3.外傷造成股骨頭、股骨頸骨折。
4.腫瘤。

 

髖關節退化發炎有哪些症狀?疼痛、跛行、長短腳都可能

髖關節退化症狀包括髖關節疼痛、活動不利,甚至有聲響產生。患者通常在早上或是久坐後,症狀會加重,但活動一陣子後反而會改善。除了疼痛之外,肢體的活動也可能受限制、走路困難、跛行、長短腳。

看更多:自己的關節自己救!日醫:「良好步行法」練走路力、護髖膝關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髖關節痛應該看哪一科?

免疫風濕科、復健科、骨科、疼痛科。

 

如何通過運動保護髖關節?屈曲、外展、伸直、旋轉6招

想讓髖部肌群穩定,就要從最基礎的髖關節屈曲、外展、伸直及旋轉幾個動作做起,再配合上加強臀大肌與臀中肌的訓練:

 

1.單腳收膝(髖部屈曲)

站直,兩腳與肩同寬,往前上方抬起一隻腳,直到膝蓋大腿與地面平行,再緩緩放下。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2.直腿後抬(髖部伸直)

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收縮臀部肌肉,左腳打直往後側抬起。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3.直腿外抬(髖部外展)

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左腳打直往外側抬起,做外展的動作。感受髖部附近的肌肉收緊。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4.髖畫圓(髖部旋轉)

站直,兩腳與肩同寬,往前上方抬起一隻腳,直到膝蓋大腿與地面平行,接著往外側展開,再緩緩放下;練習時也可以順時針、逆時針互換,先從外側抬起腳再往內收到前方放下。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或換方向練習。

 

髖關節運動

▲改善髖部痛,有6動作能幫助舒緩。(圖片/照護線上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5.臀橋(鍛鍊臀大肌)

臀橋是鍛鍊臀部最基本的動作,變化也很多。請先躺在地板或地墊上,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膝蓋彎曲,兩腳腳掌踩在地板上。收緊臀部,由臀部發力抬高髖部,不要拱背,直到肩膀到膝蓋呈現一直線,感覺臀部收緊,也可以做動態、或是單腳臀橋的練習。

 

6.蛤蜊開合(鍛鍊臀中肌)

先側躺,髖部處向前屈曲約45度,兩腳交疊。以左前臂與左膝蓋著地,撐起身體。保持雙腳掌互碰,打開在上方的右腳膝蓋,像蛤蜊的模樣。

看更多:保養髖膝關節4運動 久坐久站、運動前暖身都適用

 

髖關節運動

▲改善髖部痛,有6動作能幫助舒緩。(圖片/照護線上提供)

 

有哪些運動可以改善髖關節的健康?3動作快學

許多低衝擊性運動都適用於緩解關節退化問題,如游泳、瑜伽、腳踏車、皮拉提斯與下肢肌膜伸展等,若沒時間運動,平時也可做3動作來復健:

 

●伸展髂腰肌

前弓後箭步,身體向後彎,感受(後腳)大腿根部緊繃感,維持20秒,每天做3~5次。

 

●橋式運動

平躺屈膝,腳掌踩地,雙手臂平放體側,背部貼平,臀部向上抬起,撐住約5~10秒,再慢慢放下,重複10次,做3個循環。

 

●死蟲運動

平躺雙手舉高,雙腳屈膝舉起,腳尖朝上,大腿和小腿呈現90度,雙腿和雙手交替伸直,交換不同手腳,不碰地,停頓1秒,回到起始位置,再換手換腳,過程中腹部用力,重複10次,做3個循環。

 

髖關節復健運動

▲緩解髖關節退化的復健運動。(圖片/李炎諭醫師提供)

 

如何預防髖關節疾病?減重、少提重物、飲食注意

久坐是導致髖關節炎的一項很重要因素,因為坐姿會影響到我們的臀部與腿部,並使其中的曲肌緊縮。簡文仁說明,想要預防髖關節疾病,平時就要做好保護:

 

1.避免讓體重太重,尤其是老人家,上年紀以後,過重對髖關節的負擔會更大。
2.日常生活跟活動不要給身體過度的負擔。如果買菜提很重,會過度讓身體加重負擔,尤其是不對稱的重量,最怕是用單側拿菜,使身體側歪一邊,建議使用買菜車,至少有點保護作用。

 

透過飲食也能減緩髖關節退化,吃對食物有助於抗發炎、修復關節軟骨、延緩關節退化。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說明,想要避免發炎更嚴重,要避免食用油炸食品、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喝酒。而想要延緩髖關節退化,可攝取膠原蛋白、軟骨素、葡萄糖胺、維生素C、花青素、組胺酸、鳳梨酵素、薑黃素等營養素。

看更多:久坐危害又加一!預防髖關節炎的「坐骨伸展2招+臀腿運動」

 

髖關節炎該如何治療?口服藥物、關節腔注射、手術

林口長庚關節重建骨科主任張毓翰表示,關節炎的治療依據不同的嚴重程度,有不同的選擇,目前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藥物包括:

 

1.消炎止痛藥

口服消炎藥是針對關節炎的症狀緩解,減少發炎與及緩減疼痛。但消炎止痛藥長期使用可能會伴隨腸胃道與腎臟功能受損的風險。

 

2.關節腔內玻尿酸注射

玻尿酸原本就存在於人體的關節中,在退化性關節炎中,玻尿酸的濃度會減少。直接將玻尿酸注入關節中,對關節提供較好的潤滑作用。

 

3.關節腔內自體濃縮血小板血漿(PRP)注射

PRP療法是利用自己的血液分離出血液中的血小板,再把血小板所含的生長因子萃取出來,注射至關節腔內,緩解關節的退化,減輕疼痛。

 

4.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並不能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只能在退化性關節炎早期,對症狀可能有緩解之效。

 

5.人工關節置換術

當非手術治療效果都不佳時,就應該要考慮人工關節手術的治療,因為長時間的使用消炎止痛藥,會對腸胃道與腎臟帶來負擔。此外,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會增加跌倒與骨折的風險。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骨科手術中滿意度非常高的手術。只要是由有經驗的人工關節醫師負責執行手術,是一項安全且成功率非常高的手術。

 

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什麼?置換人工髖關節

人工髖關節是部分金屬或陶瓷及高密度塑膠質材,依照人體關節的構造、形狀、功能製作而成。醫師會衡量關節的磨損程度和關節的活動能力,把已經磨損的軟骨、骨頭切除,而以人工關節來取代。

看更多:她腰疼、腿痛到抬不動,竟是髖關節感染!人工髖關節再置換手術幫她找回好腳力

 

髖關節手術後的恢復過程如何?

1.兩腿中間應放一個枕頭,以維持髖關節外展姿勢,避免人工髖關節脫臼。
2.手術後第一天可酌情搖高床頭,以不超過60°為宜,可做梳洗、進食和看報等日常活動。
3.為了早期下床,必須做肌肉收縮運動和趾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的主動性運動。
4..患肢不能完全承受身體重量,須用柺杖助行3個月。

 

髖關節手術後能做哪些活動?

術後即可開始做腳踝幫浦運動、股四頭肌運動、外展及內收運動。

 

髖關節術後運動

▲髖關節術後運動,手術後就能做。(翻攝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術後兩周後開始做進階版外展及內收運動、膝關節伸屈運動,應避免大腿與身體屈曲小於90度。運動可促進關節活動度,緩解肌肉僵硬。

 

髖關節術後運動進階版

▲髖關節術後運動進階版,術後2周開始做。(翻攝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復健運動每天3~5次,每個動作10~15下,請經物理治療師指導後再執行,復健運動宜採漸進近式增加,不可一次做太久,超之過急容易乳酸堆積造成肌肉痠痛。

 

髖關節手術後多久可以自行走路?隔天就能下床

台北榮民總醫院關節重建科醫師王柏涵表示,手術後鼓勵病人多下床練習走路,以幫助肌力恢復、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一般術後隔天就可以下床走路,而手術部位負重的情況,主要會依據病友的骨質狀況來決定,但是無論負重比例多少,為了安全起見,都會請病友使用ㄇ字型助行器來輔助行走,才可以保護肢體、避免跌倒。一般使用助行器的時間,大約是介於兩個星期到兩個月之間,會因每位病友術後恢復的情況而有所不同。

 

手術後多久可以爬樓梯?手術第二天

王柏涵表示,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並無爬樓梯的限制,但練習爬樓梯的時機點建議是在「手術後的第二天」,因為這天病友的肌力通常會恢復的比較完全,抬腿可以比較不費力氣。上樓的正確步伐順序是好腳先上、開刀的腳後上;下樓則是開刀的腳先下、好腳後下,至於爬樓梯時使用助行器通常較為不便,所以建議病友練習上下樓梯時,需有家人在一旁陪伴協助為佳,多一個人幫忙注意安全,以避免不小心摔倒或拐到,而爬樓梯其實只要適度且輕鬆的練習即可,有學會就可以了,不需要持續過度地練習。

看更多:髖關節痛到動不了?醫授「6大調整動作」舒緩髖部痛 拾輕盈動感人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髖關節?8方法保護髖關節

1.確實遵守日常生活的禁忌姿勢與合適姿勢。
2.繼續執行住院期間所教導的復健運動。
3.繼續使用柺杖或助行器直到再次回診。
4.沐浴宜採淋浴。
5.逐漸增加活動量且需有足夠的休息。
6.當身體狀況許可時,即可回到工作崗位,最好由輕鬆短時間的工作開始。
7.駕車、性生活可在6周後恢復。
8.如患處有紅腫疼痛、跌倒致髖部受傷,活動量無法增加或髖部有喀喀異常聲響時,立即返院檢查。

 

有哪些生活習慣可能影響髖關節健康?久坐也要小心

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詹益聖表示,喜歡做高踢腿運動,如跆拳道、舞蹈等髖關節高強度運動族群,還有上班族長期久坐、重訓深蹲者、大角度瑜伽、經常長途騎自行車等,均為高風險族群,因此這些生活習慣都要注意。

 

想知道更多髖關節保養運動,可參考以下影音。

 

 

◎ 圖片來源/照護線上.李炎諭醫師.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翻攝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烏日林新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白映俞醫師李炎諭醫師簡文仁物理治療師.黃淑惠營養師.林口長庚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詹益聖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