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原因的麻木疼痛…中醫針灸治療搭配「超音波」效果升級

  • 2019/03/26 12:36
  • 41歲的邱小姐車禍後出現肩頸部疼痛、肌肉無力和手指尖麻木等症狀,遍尋各大醫院仍無法舒緩疼痛,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飽受煎熬。像這樣找不出原因的痛,其實是周邊神經病變造成,常見於外傷、退化性疾病、反覆性使用、先天體質、慢性疾病如洗腎或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者,病人常會感覺到痛或麻木,但卻找不出病因,造成生活品質下降。

     

    示意圖/TVBS

     

    肩膀、上肢、下背麻木疼痛 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吳孟晃說明,周邊神經病變常出現在肩膀、上肢、手腕或是下背部等部位,除了疼痛之外,常有肌肉無力、麻痺、感覺能力下降、自律神經失調,或是肩頸、四肢關節與軀幹出現僵直感等症狀。

     

    一般而言,周邊神經病變治療方式包括生活調節、物理復健和神經營養補充劑與神經調節藥物的應用,例如服用維生素B群、神經注射如局部施打類固醇,或是服用改善神經訊號與局部血液循環的藥物等;若以上方式都無法改善或造成生活障礙,則會考慮施以手術。

     

    超音波定位+中醫針灸 1個月緩解8成症狀
    此外,中醫針灸也是能幫助神經修復及改善症狀的利器。在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與骨科協力之下,以超音波儀器精準定位受損的神經通行路徑後再施針,加上直流電電療,可以集中刺激受損神經,減少受損組織沾黏,增進病人肌力並恢復痛溫觸覺,提升神經滋養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的恢復,加速周邊神經的修復。

     

    ▲ 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與骨科中西醫結合,骨科醫師以超音波儀器精準定位受損的神經,再由傳統醫學科醫師施針,加上直流電電療,加速周邊神經的修復。

     

    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唐佑任指出,臨床上看到民眾因車禍衝擊、長期姿勢不良導致神經受到壓迫產生疼痛感,由於肌肉組織沒有受到傷害,即使透過核磁共振檢查也不易找到疼痛原因;透過超音波協助,可以清楚發現肌肉或神經沾黏與腫脹部位,再施以針灸與電療。

     

    傳統上,民眾會認為針灸就是要在穴位下針,但其實針灸還可以有更多運用。目前臨床統計,周邊神經病變患者,例如腕隧道症候群的病人,經過每周1次的超音波定位針灸療程,共4到6次,麻痺與疼痛感約可緩解8成。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北醫附醫‧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睡到半夜被雞啄醒?竟是因為周邊神經病變

    手麻、肩痛輕忽不得!小心頸椎腫瘤壓迫恐癱瘓

    聰明選!腕隧道症候群4種免開刀療法

    她化療後手腳麻木、刺癢、疼痛中醫複方治療找回知覺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