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找上我?」她才29歲已癌末 

  • 2019/08/23 16:25
  • 29歲的小憐,雙眼蓄滿淚水,幾近全禿,原來她是癌末病患。她的蒼老不因歲月,也不因癌症本身,是化學治療造成皮膚老化:乾燥脫屑、皺紋粗糙、色素沉澱、毛囊萎縮。化療藥抑制細胞分裂,因此毛囊細胞不再分裂,毛髮開始變細,容易斷裂,變得稀疏。

     

    示意圖/TVBS

     

    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分享,病人小憐在化療後「變老了」,腫瘤也跟著變大。有些人的腫瘤就是對任何藥物都沒反應(沒療效)。她得知治療情況,恐懼地抓住我的衣袖:「醫生,我真的會死嗎?」她指著報紙上一位名人的死訊問我。

     

    「告知死亡」向來是臨床最困難的話題,參與許多重病和癌末臨終前的對話,使我意識到:其實病人大部分都自知邁向死亡,問醫生「會不會死」、「什麼時候會死」的動機是讓人關注他即將死亡的心理因素。

     

    死亡諮詢4心法「傾、心、放、行」

    通常我會在病人病危前討論死亡,當然答案就不是是非題了。由於病情嚴重,往往已無時間長篇大論,我會在最短、最有效的時間內,執行我個人的死亡諮詢技術:傾、心、放、行。

     

    ●傾:「傾聽」對方說話的動機
    死亡來臨前,重症病人通常會告訴我,他們放不下親友、放不下親情關係等,反而不是想著被治癒。

     

    因為知道變老的過程,生了病,才緩步走向死亡,這其實是很感恩的旅程,很多人卻不這樣認為。我也曾陪在病患身旁,聽他述說億萬家財為何不願過戶給子女的故事;每每在這種時刻,安靜坐在床邊傾聽這些將亡者的心聲,頓時彷彿走入他們的生命,比他的家人更像家人。

     

    ●心:「心情」
    在病危前是非常複雜的情緒感受,直接影響了病人對醫療的信任和期待。如果病人的心情,沒有在病危前獲得舒緩,也會間接干擾家屬原有的生活秩序和功能。所以我有時會和家屬一起面對、接受病患死前的心情分享。

     

    ●放:「放下」身段
    在末期病人前,我已不是專業高牆內的醫療人士,這時我陪伴在病人身邊,為他們擦去痛苦的冷汗,拭去悲傷的淚水;我原也只是一名照顧者、參與和死亡拚搏的一員、病危前的家庭諮商者。在生命終了前,我和病人、家屬一樣,都只是平凡人,也會有掙扎和不捨。

     

    ●行:用「行動」支持
    我用醫療照顧專業的知識解決病人的不舒服,讓病人離世前能體會,今生遇到很多人都是愛他的;這就是把愛傳遞出去的最佳方式。

     

    我循著上述4個心法,在床邊聽了她許多的不服、不滿。然而殘酷的生理狀況,卻不容許她哭泣太久,因為她的肺裡浸滿了癌細胞,全身因疾病末期感到非常疼痛,且身體虛弱。

     

    ◎ 本文摘自/《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黃軒 著  
    ◎ 編輯/郭庚儒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一張表了解善終、歹終差很大!趙可式:「善終」是她人生最重要的願望 ...

    一整排的孟克《吶喊》!日本維生治療的驚悚真實景象

    譚艾珍母女預立醫療不留遺憾一張表了解你的善終權益

    傅達仁勇作烈士爭取生命自主,醫師說:善終的方式還有其他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