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AI穿戴裝置教你控制大腦  學會怎麼想事情,更快入睡、睡得更好

  • 丁彥伶 報導
  • 2020/12/04 17:51
  • 全台有超過6百萬人失眠!一項AI智慧穿戴裝置,可以讓有睡眠障礙者了解自己在「想什麼」時腦波更平穩、更易入睡。經追蹤評估發現,透過這種人機互動的神經回饋,可以讓使用者了解「想什麼」才能讓自己更快入睡、睡得更好。7成受試者半年後仍有效!

     

    穿戴裝置監測,感知你想什麼

    冥想有助睡眠,但到底要「想什麼」才能助眠?成功大學資訊系暨醫資所所長梁勝富的研究團隊,結合AI專家和神經科學家、臨床睡眠專家,共同開發出結合AI穿戴設備的「iSleep Better系統」,可以監測感知穿戴者「做什麼」、「想什麼」的時候腦波最平穩、最適合睡眠。再進行智慧型神經回饋訓練,通過反覆的人機互動,使用者可以學習如何通過特定大腦反應的視覺回饋,來學習調整大腦活動。

     

     

    延伸閱讀:睡不好恐是腦部退化!醫師公開4種睡眠障礙、原因、治療方式

     

    過去2、3年,該研究團隊收集包括有焦慮或憂鬱症而有失眠症狀的患者,和一般民眾共逾100位進行對照評估。透過穿戴舒適性大腦訊號感測裝置收集受測者的腦波,並經由AI腦波即時分析軟體及回饋介面,了解受測者在什麼狀況下腦波最適合睡眠。

     

    學會自我控制大腦活動,改善失眠可減藥

    梁勝富說,大腦過度活躍會導致睡眠困擾,因此透過神經回饋訓練(NFT),幫助使用者學會根據大腦活動,即時算出反饋指示,自行控制和調節大腦的活動,不僅有助於改善失眠,有些受測的焦慮患者達到減藥甚至停藥的效果。

    延伸閱讀:中風癱瘓不用怕!AI人工智慧助復健,訓練手指靈活、擺脫臥床、自由行走

     

    訓練後入睡時間縮短,7成半年後仍有效

    經過初步實驗結果顯示,焦慮或憂鬱症患者的慢性失眠可以在6週的神經反饋訓練後,顯著降低失眠嚴重程度和睡眠入睡延遲,可縮短50%的入睡時間,而且有7成受測者在6個月追蹤期中依然有效。不僅通過科技部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選拔,在2020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參展,也獲得2020年國家創新獎。

     

    他表示,安眠藥等助眠藥是最常用的治療失眠的方式,但往往只能治標,還可能造成濫用及成癮。有失眠困擾者,經由神經回饋訓練,透過改變大腦活動可以訓練緩解憂鬱和焦慮形成,也可以根本降低失眠。希望能讓全台250萬慢性失眠患者睡得更好、更健康。

    延伸閱讀:原來這種水果睡前不能吃!睡不著?家醫科醫師:有催眠效果的4種食物

    ▶️更多【好眠絕招】點這裡

     

    ◎ 攝影/丁彥伶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