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洗到全身癢、脫皮?「3個小細節」你有注意到嗎?
雖然天天都會洗澡,但可不能亂洗啊!洗完澡後,你覺得全身皮膚更癢?甚至還會乾燥脫皮?食藥署提醒,若買到不適合自己的沐浴用品,可能就會不小心讓肌膚愈洗愈乾,造成脫屑、紅腫發癢。
延伸閱讀:沖馬桶要蓋上蓋子、不要試用睫毛膏、唇膏!長庚毒物團隊曝「防疫10招」
洗澡是每天都要做的事,食藥署指出,民眾購買到標示不完整或不適合自己的沐浴用化妝品,不但不能獲得完整成分等產品資訊,也容易產生皮膚問題,像是愈洗愈乾,造成皮膚脫屑及紅腫癢等情形。
沐浴乳別擠太多,沐浴品不要放潮濕處
要避免皮膚問題,洗澡幾個細節要注意!食藥署表示,洗澡時間和次數不宜過多,曾有民眾因為容易流汗,而不斷反覆沖洗,造成過度清潔,引發皮膚紅腫、搔癢,甚至脫皮等症狀。再者,洗澡時水溫不要過高,使用沐浴乳時,擠適量就好,不要擠過多塗抹。
另外,有些沐浴類化妝品宣稱不含防腐劑成分,但實際上因台灣氣候潮濕,且沐浴用化妝品很多人都會放在浴室,這些未添加防腐劑的沐浴產品反而不易保存,更容易加速產品變質。
別期待產品營養功能,實際作用很有限
食藥署補充,一般來說,常見的沐浴用化妝品有沐浴劑和香皂等產品,主要用於清潔身體過多的髒污及油脂,而沐浴劑、香皂,兩者製程不同,沐浴劑未經過皂化反應,香皂則經過皂化反應,常見成分都包含界面活性劑。
要注意的是,有些產品會添加功能營養成分,不過沐浴用品與肌膚接觸時間只有幾分鐘,這些成分要達到宣稱的實際作用仍有限。
◎ 圖片來源/食藥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