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是痠痛還是受傷?這5種情形最好趕快就醫

  • 王家瑜 整理
  • 2019/09/06 11:06
  • 在看診時,常常聽到病人說:「這個痛已經很久了,原本想說休息一陣子就會自己好起來,所以就沒有看醫生,也沒有接受治療⋯⋯但過了幾個月下來,發現根本沒有好,所以『只好』來看醫生了。」從病人的說法中可以聽得出來,他並非不想儘早治療,而是無法儘早發現一個事實:「這不是單純的運動後痠痛,而是已經受傷了!」

     

    受傷後拖越久 復原時間越長!

    運動傷害最忌諱的就是「拖」,因為治療運動傷害就是要「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如果可以越早治療,至少損傷的範圍就不會繼續擴大,而且損傷的範圍越小,修復的速度就越快,復健訓練就可以越早開始進行。

     

    示意圖/TVBS

     

    如果復健訓練可以及早開始,肌力就能夠比較快恢復到受傷前的水準,因為肌力通常會在休息期間快速流失,如果可以縮短休息的期間,肌力流失越少、就更容易練回來。所以,受了傷卻忍著不休息不治療,或者是害怕一旦休息不動肌力會下降,其實這都是最笨的想法,「拖」只會讓傷勢越來越嚴重,讓復原的時間越拉越長。

     

    因此,小傷小痛就要儘早治療,當機立斷停止練習,不要等到拖到大傷大痛,就要休息更長更久的時間,甚至造成無法復原的傷害。不過,到底要如何儘早發現小傷小痛?什麼樣的痠痛是正常的?什麼樣的痠痛又是不正常的呢?

    延伸閱讀:運動隔天超痠痛,不一定是乳酸堆積害的? 

     

    從位置、持續時間 分辨是否為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和一般痠痛有5個最大的不同,只要留意以下的疼痛特徵,就可以早期發現,並盡早治療。

     

    (1)疼痛不對稱出現

    運動傷害剛開始的時候,通常是單側先發生,身體兩側同時發生運動傷害的機率其實不高。相反的,運動後的痠痛則通常會在身體的兩邊對稱出現,而且疼痛的程度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運動後感覺身體的某一邊特別疼痛、不舒服,那就很可能不是一般的痠痛,要盡早處理。

     

    (2)疼痛集中在某個點

    運動傷害因為是某個特定組織受傷,因此疼痛的感受比較明顯且集中,也就是可以用一個手指頭指出來到底疼痛在哪裡。而運動後的痠痛感則是比較大範圍,不會集中在某個點,比較難用一個手指確切地指出痛點,疼痛的範圍是一整片。如果你的疼痛是很明確的一個點,那麼就比較可能是受傷,而不是運動後的痠痛而已。

    延伸閱讀:肩背痛是「肌肉緊繃」還是「轉移痛」?一壓就知道!

     

    (3)關節附近疼痛

    當疼痛的位置非常接近關節,或者就在關節的韌帶或者周圍的肌腱上,甚至就在關節腔裏面,那通常表示有問題,因為運動後的痠痛,絕大多數會表現在肌肉上,所以只要痛點越靠近關節、就越不妙,有很高的機率是已經有運動傷害了。

     

    示意圖/TVBS

     

    (4)疼痛沒有逐漸減輕

    正常運動後的痠痛,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減輕,如果疼痛感沒有減輕,而是持續、甚至逐漸加重的話,那就不是單純的痠痛,而是運動傷害。另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是痠痛的時間,如果痠痛超過兩天,也就是48小時之後還持續疼痛的話,那就是有問題囉!

    延伸閱讀:慢跑、爬山很傷膝?受傷就該全面停止運動?復健科醫師:剛好相反

     

    (5)動作形態因疼痛而改變

    正常運動後的痠痛大多不會改變動作的形態,如果已經痛到必須要改變動作,那就表示有問題。不過,如果受傷不嚴重的話,動作形態的改變很細微,不是很容易發現,可能要請專業人員來診斷。

     

    以上5項有關疼痛的類型和位置,對於判斷早期的運動傷害非常有效,建議大家可以熟記這5點,就不會忽視一些小徵兆,避免因誤判而拖延了治療的時機!

     

    ◎ 本文摘自/《運動功能修復全書:喚醒肌肉、放鬆筋膜、訓練肌收縮力,全方位疼痛自救書!92組減傷‧解痛‧強化的完整運動訓練》凃俐雯 著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跟著教練做「8式暖身操」 避免運動傷害、健身效果更好

    久坐族必備3招舒展緊繃肌肉、不怕運動傷害

    腰痛從何而來?原因多到難以想像,3面向有效辨別

    肌肉、筋骨、脊椎……痠痛問題要看哪一科?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