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50歲腦中風,喪失吞嚥功能!神內醫師:中壯年注意高發時間

  • 朱育嫻 報導
  • 2020/01/14 12:16
  • 冬季低溫一波接一波,室內外溫差大,當血管受刺激強烈收縮,就容易誘發血管破裂、導致中風。一名現年60歲的馬男,原本是廚師有吸菸習慣,但10年前在冬季某天上班時,突然四肢無力、冒冷汗、呼吸不過來,送急診才發現是腦幹血管阻塞,經治療復健後恢復9成,但因腦幹吞嚥中樞神經受損,喪失吞嚥功能,這個後遺症讓他10年來以鼻胃管進食。

    延伸閱讀:醫師也難逃中風!他緊急自救這樣做,14天後恢復正常生活

     

    出血性腦中風高發時間:早上6點到中午

    患者的主治醫師也是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國瑋指出,據統計,出血性腦中風高發時間大約在早上6點到中午左右,患者發病也在這個時間點,縱使沒有三高病史,一旦低溫、壓力、睡眠不足、菸酒等各種問題累積起來,衝擊腦血管循環,血壓突然飆高,就容易導致中風。

     

    洪國瑋說明,腦中風有些先兆,例如突然頭痛、頭暈、嘔吐、口眼歪斜、言語不清,提醒民眾要有警覺並及時就診。而當腦血管多處破裂時則會有昏倒、肢體麻木、半身無力不遂、智力障礙等表現時,更必須盡速治療以減輕後遺症。

     

    而案例中的患者馬男,因中風讓腦幹吞嚥中樞神經受損,進而喪失吞嚥功能,10年來都用鼻胃管進食。阮綜合醫院語聽吞嚥治療中心副主任曾偉誠解釋,腦中風時,因為控制口、咽、喉、食管的腦皮質損傷、延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可能造成吞嚥障礙甚至喪失,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會厭部肌肉運動困難。

    延伸閱讀:吞嚥困難竟得肺腺癌?醫:1/3肺癌病人不咳嗽也沒痰

     

    中風後吞嚥機能重建,8成可移除鼻胃管

    曾偉誠表示,中風患者必須藉鼻胃管餵食,才能提供身體足夠營養;由於人力與經濟問題,患者家人常面臨是否放鼻胃管的掙扎,但在中風急性期用來維繫生命是極必要的,中風慢性期則住院治療,藉由進食訓練及備餐技巧,配合語聽吞嚥機能重建中心治療師指導安全進食方法,可促進吞咽功能的恢復,約有8成中風患者可以成功移除鼻胃管。

     

    洪國瑋提醒,腦中風的預防首重注意氣溫變化,不能輕忽防寒保暖;平常要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和膽固醇,要適當運動及補充水分,心態盡量樂觀、減少精神壓力,更重要的遠離菸酒,就可以減少血管病變腦中風的發生。

    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腦中風!肝病權威:做好3件事 脂肪肝最快消失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預防中風、通血路!中醫師吳明珠:常按2穴位就對了

    沒有危險因子竟突然中風?「正餐隨便吃」是健康大隱憂

    出現這3種徵兆,小心你已經中風了!

    「低糖飲料」比較健康?停經婦女愛喝小心中風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