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腫一年暴增2公分,卵巢癌悄悄找上門!6種人務必定期檢查

  • 王家瑜 報導
  • 2020/05/08 11:25
  • 卵巢癌常被比喻是婦科癌症中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因為它經常來得突然、發現得太晚。卵巢腫瘤在早期形成時較難察覺,據統計,約75%患者確診時已是第3期以上。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指出,由於卵巢位於骨盆深處,體積小,早期腫瘤不容易發現,且初期幾乎無症狀;等到第3、4期時,可能因為腫瘤壓迫或癌細胞剝落,導致腹脹、噁心、容易有飽足感、打嗝、頻尿、下腹痛、小腹變大等,但又很容易和腸胃或泌尿道疾病混淆。

    延伸閱讀:媽媽要健康!預防5種中年女性常見疾病,3重點選對健檢項目

     

    7公分大巧克力囊腫 竟是卵巢癌找上門

    42歲的廖小姐數年前與先生共同創業經營咖啡店,兩人婚前就達成共識不生育子女;事業有成也樂愛享受生活的她,去年初在健檢時發現左側卵巢有一顆子宮內膜異位瘤,也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大小約5公分,持續以超音波和磁振造影追蹤,竟發現一年內快速增大到7公分!

     

    沈彥君指出,巧克力囊腫雖為良性疾病,但同時也具有潛在惡性風險。由於廖小姐的病灶增長速度快,她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病理檢驗後確認為卵巢癌,所幸發現得早,沒有侵犯到鄰近的器官組織。

    延伸閱讀:月經出現血塊正常嗎?巧克力囊腫怎麼防?婦科醫這樣說

     

    卵巢癌6大高風險族群 務必定期檢查

    卵巢癌是女性十大癌症死亡排名第8名,沈彥君指出,以往認為卵巢癌好發於更年期女性,但隨著晚生育或不生育的女性增加,卵巢癌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她提出卵巢癌的6大危險因子,提醒高危險族群務必定期安排相關檢查:

     

    1. 未曾懷孕或較晚生育者:荷爾蒙及排卵因素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包括35歲後生育、未曾懷孕或不孕的女性,都屬於卵巢癌高風險族群。

     

    2. 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者:初經早於12歲或55歲以後停經的女性,由於卵巢在一生中活動時間較長、排卵次數較多,因此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也較高。

    延伸閱讀:2種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最高,停經早於「這年齡」風險高50%!

     

    3. 有家族史的女性:如果家族中母親、姐妹有乳癌或是卵巢癌病史,罹患卵巢癌機率也會增高;一般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約1.4%,若有家族史的族群機率則會上升到3~5%。

    延伸閱讀:醫師教你防癌調理!對抗乳癌、卵巢癌 3大關鍵營養素是重點

     

    4. 肥胖女性:BMI大於30的女性也是卵巢癌高危險群,尤其喜歡吃高油脂食物的人,容易造成體內脂肪過度堆積,容易誘發乳癌及卵巢癌。

     

    5. 停經後補充荷爾蒙者:長時間、高劑量的荷爾蒙補充,會導致雌激素過度刺激,相對增加卵巢癌風險。

    延伸閱讀:更年期「補充荷爾蒙」會致癌?關鍵在這!醫師3招不靠荷爾蒙

     

    6. 巧克力囊腫患者: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異位(俗稱巧克力囊腫)的女性,發生卵巢癌的風險是一般婦女的2至3倍。

     

    沈彥君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應安排婦科與骨盆腔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至30歲每半年至一年檢查;目前常見卵巢檢查方式包括骨盆腔超音波、腫瘤標記CA125檢驗,也可搭配磁振造影(MRI)檢查。MRI檢查的解析度高,且沒有輻射傷害,對於位處深部及複雜的骨盆腔器官構造能夠清楚呈現,在女性生殖系統的影像檢查扮演重要角色。

    延伸閱讀:做MRI檢查前 先了解4件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她罹卵巢癌12年活出新生命 大學畢業、挑戰兩鐵!台大醫師:2大抗癌成功關鍵
    女性別小看「分泌物」!2種婦癌「初期症狀」最常被忽略
    生活規律卻罹癌?3類職業女性最容易被癌症盯上!
    常吃加工肉類 研究:女性患乳癌風險上升9%
    抹片「發炎」是癌症前兆?婦科名醫教你判讀+養子宮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