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手麻、不舉別輕忽!醫師警告:3部位痠痛 可能是糖尿病徵兆

  • 郭庚儒 報導
  • 2020/05/11 09:00
  • 糖尿病堪稱是「台灣新國病」,全台將近220萬人罹患糖尿病。根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發生軟組織病變的機率,高達4倍之多。醫師提醒,若是經常肩痛、手麻、手舉不高等,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骨科軟組織病變的徵兆。

     

    新國病糖尿病 是全身性的疾病

    新光醫院院長、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侯勝茂指出,糖尿病不是只有血糖高的問題,更是全身性的疾病,嚴重甚至引起許多長期的併發症。此外,糖尿病尤其會影響到許多的軟組織,例如:視網膜、神經、腎臟等。

     

    侯勝茂說明,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導致膠原纖維產生不正常的醣化反應而變性,或是膠原母細胞產生不正常增生、免疫反應異常等,就容易造成骨科軟組織病變

     

    糖尿病最易侵犯3部位

    以骨科來說,糖尿病最容易侵犯3個骨骼部位,產生軟組織病變,包括:肩膀、手腕及手指肌腱,分別造成五十肩、滑鼠手及媽媽手,造成患者相當程度的不適與生活不便。

     

    ❶五十肩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尤其糖尿病患的發生機率更高,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肩」。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停經前後也是五十肩的好發族群,若是又患有糖尿病,就更要做好血糖控制。

    延伸閱讀:這種病五十肩風險高5倍!醫師教你4招預防 2伸展運動很有效

     

    ❷滑鼠手

    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糖尿病患由於體質改變,腕隧道的軟組織變得肥厚,造成壓力上升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麻痺,不少患者甚至麻到半夜醒來。

    延伸閱讀:拉筋不對反而傷身?彥寬老師「牽引法」 伸展筋骨預防滑鼠手、媽媽手

     

    ❸媽媽手

    糖尿病也容易引起肌腱炎,最常見的就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也就是俗稱媽媽手、板機指,因為手指腱鞘產生發炎腫脹,使肌腱運動時滑動困難,引起大拇指、手腕疼痛。

    延伸閱讀:媽媽手不動會更痛!3招「大拇指運動」 有效舒緩脹痛、刺痛

     

    肩痛、手麻、手舉不高 可能是糖尿病徵兆

    侯勝茂提醒,若是經常感到肩痛、手麻、手舉不高等,就要懷疑可能不是單純的肌肉痠痛問題,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骨科軟組織病變的徵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若是確診罹患糖尿病,除了治療糖尿病,也應尋求骨科或復健科醫師,檢查軟組織是否病變。

     

    ◎ 攝影/呂家慶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4穴位改善糖尿病天天按摩3分鐘有效「控糖」!
    吃白飯血糖飆誤會大了!醫師控血糖三餐曝光有糖尿病家族史也不怕
    他罹糖尿病多年服藥也無效這樣做人瘦了、血糖變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