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他睡前禱告突中風 PAC復健計畫,一個月恢復走路、自行搭車

  • 曾金月 報導
  • 2020/08/27 17:04
  • 62歲鄭先生三月底某天跪著進行睡前禱告時,突然左側肢體無力倒地,一旁家人嚇得緊急將他送往急診,確診為出血性腦中風,接受藥物治療後救回一命,他積極配合「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一個月內就恢復行走能力,自行搭公車前往醫院復健也不成問題。

    延伸閱讀:腦神經專科醫師也會腦中風!14天就恢復正常 他親身經歷告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鄭先生患有高血壓,家族也有中風病史,體型也偏壯碩,到院時體重高達113公斤,研判係因血管病變造成基底核出血,導致肢體偏癱,雖然救回一命,但後續需強化復健,才能回復病發前的狀態。

     

    腦中風之後再住院率高

    根據統計,腦中風患者14日再住院率,6個月內再住院率及一年內再住院率都高於一般疾病,因此為降低患者日後再住院或超長住院的機率,經藥物或手術治療待病況穩定後,可轉由復健團隊於治療黃金期內,透過PAC計畫,協助患者恢復自主生活的能力。

    延伸閱讀:中風的他 每天在家翻麻將、撲克牌復健 現在夾取毛豆、鳥蛋

     

    ▲中風患者參與復健治療,有助於日後復原。

     

    除了腦中風以外,燒燙傷、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及衰弱高齡等也可使用PAC計畫。

     

    PAC計畫可接受長達12週住院復健治療

    周立偉說,相較於傳統健保住院,大多住28天就面臨轉院問題,腦中風患者透過PAC計畫,最多可接受長達12週住院復健治療,並視患者體能,一天最多可接受3至5次復健,同時會在計畫期間,每三週定期評估,視患者恢復狀況決定提早結案或繼續執行。

    延伸閱讀:做復健不再枯燥乏味 結合穿戴裝置 VR虛擬實境

     

    物理治療師石杏柔表示,鄭先生中風後造成肢體張力大,故其復健目標為誘發神經功能恢復,和重建步態行走和運動能力,安排每天兩次物理治療,透過橋式運動、練習坐和站,同時搭配每天兩次職能治療,患者展現高度積極性,除了定時於復健中心復健外,其餘時間也在病房走廊練習走路,復健過程中也順勢瘦了近20公斤。由於他的努力成果,也鼓舞了其他病友,彼此互相扶持。

     

    ▲物理治療師協助患者做橋式運動。

     

    需先評估個案學習能力

    周立偉提醒,PAC計畫如同復健衝刺班,會先評估個案的學習能力、是否具備足夠體力,以及是否願意主動參與復健治療計畫,若失能程度太輕或太嚴重,都不適合加入此計畫。

     

    ◎ 圖片來源/亞大醫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中風嬤「肩」苦說不出 醫師這招神救援,讓她重展笑顏

    他頸椎重創癱瘓 努力復健2年現已能行走,連醫師也直呼奇蹟

    中風後肢體痙攣治療新觀點  復健搭配「這」改善行動力、不臥床

    搶救腦中風後惡化病人,醫師用這治療有效阻止惡化,並改善復健預後

    年輕型中風的共通點是它!先針灸再復健 半年可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