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中醫怎麼治療?治療痺症分3型 1茶飲、5穴位超解痛

  • 健康2﹒0 整理
  • 2023/07/04 14:49
  • 關節發炎一旦痛起來,嚴重影響人的行動,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也可以尋求中醫治療。一般中醫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分為3種證型,針對不同證型施以治療,改善疼痛的效果更好。

     

    中醫治退化性關節炎分3型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背部、頸椎、膝蓋、肩關節、手、髖關節、足踝等位置。風、寒、濕是中醫認為關節炎發病的外在因素。中醫認為,關節炎病因多為「痰瘀互結,氣血不行」,古稱「痺證」,可分為「風痺」、「寒痺」、「濕痺」3種:

     

    1.風痺

    又稱「行痺」,疼痛位置不固定,手腳可能同時出現關節痠痛的症狀,且痛感來得快去得也快,符合「風濕性關節炎」的特色。

     

    2.寒痺

    又稱「痛痺」,寒氣凝滯後,立即阻礙氣血運行,以致疼痛難耐和腫脹,發病時症狀非常顯著,正和現代醫學的「痛風」相符。

     

    這類關節炎經治療後,疼痛雖然消失,但局部氣血運行仍不流暢,肢體活動受限,常須熱敷改善循環,可加速代謝體內廢物,這也正符合痛痺「通則不痛」的概念。

     

    3.濕痺

    因濕氣較盛,容易讓肌膚和關節感覺麻木、沉重、無力,感到疼痛的部位固定,因此又稱「著痺」。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經長期磨損,可能造成肌肉萎縮或關節活動受限,好發位置為膝蓋,就和濕痺的症狀較符合。

     

    陰陽不平衡、正氣不足是發炎內在關鍵

    人體陰陽不平衡、正氣不足,就是關節炎發作的內在關鍵。因此在關節炎急性期的治療重點是緩解疼痛,近似現代醫學「消炎」的概念,會先以宣熱解毒、通經活絡的藥物為主,並在患者的症狀進入緩解期時,再分階段採用藥物和針灸治療。

     

    骨關節退化腰腿無力,可飲杜仲茶

    退化性關節炎常合併筋膜發炎、血循不佳,容易感覺腰腿無力、筋骨痠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讓肌肉更快獲得血氧供應、更快暖身而方便行走,就不易覺得腰腿無力不想動,喝杜仲茶飲有幫忙。

     

    材料:

    杜仲、丹參各3錢、三七和川牛膝各1錢。

     

    作法:

    所有材料加1000c.c.水煮開轉小火,再續煮510分鐘後關火,待涼即可當茶水飲用。

     

    肌肉僵硬易抽筋可加白芍和木瓜

    如果常感肌肉僵硬、容易抽筋者,上述材料可以再加上白芍和木瓜3錢一起燉煮,能改善肌筋膜和肌肉僵硬感,不易抽筋。這些材料可煮水喝,或是加上排骨、雞肉燉成藥膳,也有改善效果。

     

    按摩穴位1分鐘 痠軟即可改善

    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更見效果。按摩穴位包括足三里、陽陵泉、太溪穴、三陰交和血海穴,或是特別容易感到腰痠的地方多按摩。按摩法建議每個穴位每次按1分鐘,感覺穴位有點痠再放開,此為穴位「得氣」的現象,每回可以按5次,有助改善痠痛,讓腰腿更有力。

     

    ▲退化性關節炎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更見效果。按摩穴位包括足三里、陽陵泉、太溪穴。

     

    ▲退化性關節炎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更見效果,此為血海穴和三陰交穴。

     

    針灸可緩解疼痛,但重點是後續調養

    雖然針灸能溫通經絡,達到祛風散寒、宣痺止痛的功效,配合服用藥物,也有不錯的舒緩功效。在緩解期較無明顯症狀之時,務必持續調養,否則忽略調養,將使血脈瘀阻,導致關節腫大、關節形狀變形,甚至氣血傷耗,呈現氣血虧虛或肝腎虧損,最終導致骨質疏鬆或免疫疾病的問題。

     

    看更多

    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退化會有什麼症狀?哪裡最好發?發生原因是什麼?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平常如何保養?常吃3類食物抗發炎、助修護 運動延緩惡化
    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高危險群有哪些?如何預防?3種姿勢是大忌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診斷、治療?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免開刀療法一次看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余雅雯中醫師陳俊良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