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吃排骨便當…11年來只能打點滴補營養 「小腸移植」讓他重獲新生

  • 王家瑜 報導
  • 2019/11/11 18:12
  • 11年前,黃先生某天開車時突然感覺腹部劇痛、冒冷汗,緊急就醫確診罹患罕見的「腸繫膜動脈栓塞」,也就是俗稱的「腸中風」。手術後,黃先生雖然保住性命,但小腸幾乎失去功能,一吃就腹瀉,只能仰賴點滴維持水分和營養;直到今年,黃先生成功接受「小腸移植」,終於能一圓「獨享一個排骨便當」的心願。

     

    剛吃下肚就排出來 11年來靠點滴攝取營養

    十多年的罹病過程中,可說是辛苦又波折。由於大部分的小腸皆已切除,黃先生須接受全靜脈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每天晚上都需要吊點滴,隔天才有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雖然可以進食,但一吃下肚就「原封不動」地排泄出來,無論吃得再多,也沒法好好享受美食的滋味。

    延伸閱讀:拉不停,該不該喝水?營養師給出最好的建議

     

    ▲ 黃先生(圖中)和移植外科蔡昕霖醫師(圖左)、龍藉泉主任(圖右)合影;分享自己重拾進食的喜悅,最開心的是終於能獨享一個排骨便當。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兒童外科醫師蔡昕霖表示,小腸全長約2、3公尺,僅靠一條「上腸繫膜動脈」來供應血流,一旦栓塞,將造成全部小腸壞死;當食物從進入口中到形成糞便排出,通常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而黃先生的小腸切除後僅剩,幾乎失去功能,像是影像檢查前喝下顯影劑時,才過15分鐘就快速排出。

     

    多次併發症險喪命 小腸移植是最後解方

    腸中風屬於罕見的中風類型,機率比腦中風來得低;比較容易發生在年紀大、有心血管病史的人身上;手術切除小腸後可能引發「短腸症候群」,暫時或永久性失去腸道功能,可能引發腸道衰竭,須接受全靜脈營養治療。

    延伸閱讀:肚子痛竟是「腸子中風」!秋天多變要注意防中風必做一件事

     

    然而,長時間的高濃度營養注射引發的併發症,使得黃先生11年來好幾次出現菌血症、休克,反覆住院35次;大靜脈多次發炎栓塞,更換中央靜脈導管多達13次;腎臟功能也受損,還曾因免疫失調,誘發猛爆性B型肝炎……每一次都有如在鬼門關前徘徊,而小腸移植是唯一能解救他的方法,但好幾次因為突發的感染和意外,黃先生屢屢錯失移植機會。

     

    幸好在今年8月,黃先生幸運獲得小腸移植的機會,術前台北榮總團隊經過多次沙盤推演,由3位外科醫師合力在2間手術室進行移植作業,在摘取捐贈者小腸的同時,同時打開受贈者的腹腔,準備植入小腸,為的就是真去在最短時間內將小腸植入,避免器官缺血過久。

    延伸閱讀:我適合捐肝腎給親人嗎?醫師解析「活體器官捐贈」

     

    小腸移植難度高 全球每年僅100例 

    蔡昕霖表示,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複雜且困難的一種,每年全世界大約只有100例,數量遠遠低於其他器官。從摘取器官到植入器官,移植手術長達11小時,克服了腹腔沾黏剝離,完成精密的動靜脈血管與腸道重建;當血管夾放開的那一剎那,血液流動觸發腸道蠕動,代表著移植手術已接近成功。

     

    ▲ 黃先生(圖中黑衣者)相當感謝移植、營養、術後照護等各方團隊11年來的努力,幫助他重獲新生。

     

    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可捐贈的器官包括心臟、肝臟、肺臟、腎臟、胰臟、小腸等6種,台北榮總是全台唯一完成6種器官移植的醫學中心,也是國內少數成功完成小腸移植的醫療院所,創下該院創立60週年來的嶄新紀錄。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相關文章

    角膜移植手術重大突破!北榮新技術讓更多人可以重見光

    台灣洗腎率高!關於腎臟移植,你該知道這些事

    找不到合適骨髓,「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父成功救18歲獨女

    被蜂螫竟心臟停止!台大創心臟停跳50天換心紀錄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