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不補蛋白質,小心骨頭更脆弱!這2餐「蛋白質吸收率」最好
病房中,王爺爺在吃大骨湯熬的粥,這是王奶奶早起熬給他的,因為聽說骨折手術後要恢復元氣,大骨湯最好,所以把米熬成粥,也比較方便吃……不過,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戴大為提醒,生病後最需要補充的蛋白質,粥裡面幾乎沒有,而且大骨湯一點都不能補骨!
上了年紀,蛋白質補充更重要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戴大為表示,上了年紀,活動力下降,新陳代謝率也跟著下降,於是胃口不好、吃不下,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有許多人生病了,家屬往往會準備各式各樣的「粥」來提供給病人,看看是否可以多吃一些。其實粥的熱量只有飯的一半,如果食慾又不好,熱量攝取不足,往往住院沒幾天,就瘦了2至3公斤,身體因此更虛弱,抵抗力變差,感染等併發症的風險也就隨之增加。
延伸閱讀:運動的長者免疫力不輸年輕人!治療師推薦9個適合銀髮族的運動
老人家營養不足,身體一定虛
老人家營養攝取不足、蛋白質攝取偏少,也是造成身體虛弱的重要因素。台灣的老人普遍都有牙齒不好的問題,不是掉光了,就是滿口功能不良的假牙。「牙口不好」,在咀嚼不易的情況下,就比較少吃肉,因此會有缺乏蛋白質的問題。
蛋白質是三大營養素之一,在全身各個器官都有無可取代的功能。維持肌肉功能需要蛋白質,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導致「肌少症」,進而衰弱、容易跌倒骨折。蛋白質其實也是骨頭的重要成分。骨頭約有一半的體積是由膠原蛋白組成,剩下的才是鈣質。膠原蛋白就是鋼筋,鈣質則是水泥。蓋房子要先有鋼筋,灌了水泥才會牢靠。
延伸閱讀:她骨折後狂喝牛奶補鈣,怎麼會沒效?「長骨配方」3要素缺一不可
每天需要補充多少蛋白質才夠?
除了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之外,銀髮族每天每公斤體重應該攝取1公克或1.2公克蛋白質,才夠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在生病的時候,甚至需要補充到每公斤體重1.2至1.5公克。若有嚴重疾病,甚至可以增加到每公斤體重2公克。以60公斤的王爺爺來說,在健康時每天至少要吃一隻去皮大雞腿(雞腿+腿排),生病時可以再加一大片雞胸肉。
一次攝取過多的蛋白質,不但容易消化不良,過多的蛋白質也無法被有效利用。三餐分散食用,腸胃道可以少量多次吸收,效果會比較好。而三餐之中又以早餐和午餐效果更好,因為白天活動度較高,蛋白質吸收後,在體內利用的效率較好。
延伸閱讀:眼科名醫每天吃「雞蛋」護眼!預防白內障 應該吃這些食物
◎ 本文摘自/《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戴大為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養肌力、不痠痛!「一條好魚」幫你增肌、補充蛋白質
最佳抗病毒解藥就是「免疫力」!營養師:不生病必吃這5種
洗腎病人該怎麼吃?蛋白質每天多2份、全家一起「低鉀低磷」
煲湯時該「吃肉」還是只「喝湯」?營養師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