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可耐用20年,但有些人不適合!4種情況不必換人工關節

  • 王家瑜 整理
  • 2020/12/21 15:56
  • 末期的關節病變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發生,例如運動員過度使用關節、因為意外事故受傷、自體免疫等內科疾病的後遺症或是骨腫瘤治療後的軟骨損傷,而造成疼痛、功能異常的關節病變。

     

    年輕關節炎患者 人工關節不是首選

    因為全民健保的普及,台灣每年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數量排行世界前幾名,再加上科技進步,人工關節介面耐用程度超過20年已不是問題。但是對年輕人來說,使用人工關節置換來治療嚴重的關節病變是最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還是有其限度,之後的人工關節的重置更是一項辛苦且對周邊軟組織破壞更多的手術。

    延伸閱讀:「人工膝關節」能用多久?要換全膝還是局部置換?

     

    如同在19世紀Julius Wolff提出的Wolff's law提倡「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決定結構。」雖然關節軟骨已經受傷,如果外在輔以功能上正常之訓練,關節軟骨將會重新塑造為堪用的纖維軟骨。人體本擁有無限可能的再生自癒能力,若是輔以外在的訓練,延緩關節的退化,甚至逆轉關節損傷的病變及進程,並且在適當時刻以最新再生醫療及科技的介入,可以增加關節再生重塑的速率。

     

    所以。關節置換手術對於老年人、嚴重持續疼痛的退化性關節炎是一個快速有效的方式,但是對於年輕患者或初中期的關節炎,卻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對於以下年輕人常見的關節炎疾病,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及策略,可以延緩疾病的進程。

    延伸閱讀: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搶救阿嬤的X型腿 2周能走還能騎機車

     

    1.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對於初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可以選擇減壓手術及植骨手術輔助以增生療法治療。在疾病進程至第二期或第三期治療時,截骨旋轉矯正手術為年輕病人最佳的選擇,我們從影像上區分壞死及健康股骨頭的範圍,以3D影像設定手術計畫以及截骨旋轉矯正的角度,可以提高手術精準度、成功率及減少併發症,為年輕病患提供保留關節的選擇。

     

    2. 退化性膝關節炎

    對於活動度需求大,或是年輕、單純的內側膝部退化性關節炎,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原理是藉由改變膝關節的承重力學,來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我們也是從影像上計算出需矯正的角度,以客製化3D列印方式製作出截骨模板,更可以確認手術的精確度及準確度,再輔助以再生醫學,例如:自體濃縮血小板增生治療、羊膜/絨毛膜再生片移植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手術,以期達到手術最大效益。

    延伸閱讀: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治好嗎?「細胞治療」免開刀 膝蓋可多用10年

     

    3. 剝離性軟骨炎

    剝離性軟骨炎也是好發於年輕的運動員,原因主要為長時間重複性的傷害,造成軟骨與其附著的硬骨分離。位置可以在膝關節,也會在肘關節及踝關節發生。治療的方法與剝離軟骨的範圍相關,若是大範圍的剝離軟骨,微創關節鏡手術、自體或異體軟骨移植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台灣之光」王建民肩膀仍時好時壞!這項新治療福音 可望逆轉病情

     

    4. 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手術

    自民國107年9月通過細胞治療技術特管辦法,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缺損、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用於大面積燒傷及困難癒合傷口等,已經為合法可以施行之治療項目。

     

    依照不同程度及不同位置的關節軟骨損傷,經評估後提出整合性多方面治療策略,進一步配合復健訓練計畫、運動處方等,以完整有效的達到治療目標,讓患者延後或避免關節損壞而接受關節置換手術一途。

     

    ◎ 撰文/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黃祥霖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相關文章
    葡萄糖胺不能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權威分析4種藥物治療的利弊
    醫師親授4招「健走杖運動」 增肌力、練心肺、預防跌倒、強健行動力
    如同把醫師帶回家!「智慧型膝關節支架」 用手機就能在家復健
    爬山7件事不怕傷膝蓋 「側身下山」比「倒退嚕」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