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子宮卵巢 / 子宮內膜癌

【 症狀篇 】

  • 子宮內膜癌/停經婦女好發!小心子宮內膜癌4大症狀 1危險主因快避開

    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又稱為子宮體癌或子宮癌(Corpus uteri cancer),是婦女停經後的一種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隨年齡而增加,雌激素是導致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原因,任何使雌激素增多的因素都是形成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

     

    子宮內膜癌好發年齡

    在台灣,子宮內膜癌並不像子宮頸癌常見,然而在歐美地區,它卻是最常見的婦科癌症,不管在國內、外均屬於停經後婦女較常見的癌症。發病的年齡以50~ 60 歲占多數,但有1/4會在停經前發生。其中更有5%的病人發生在 40歲之前。 

     

    子宮內膜癌成因

    子宮內膜癌的真正成因並不是十分清楚。國外研究發現,部分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雌激素有密切關係。更年期婦女荷爾蒙補充療法中,若僅單獨使用雌激素,而沒有併用黃體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會增加4~8倍。但如果合併使用,不但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反而比不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者,有較低子宮內膜癌發生的機會。其它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及停經過晚者,因為體內動情素增加,較缺乏拮抗的黃體素,所以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也較高。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

    絕大部分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有不正常陰道出血症狀,尤其是停經後的出血,以及更年期不正常出血。常見症狀如下:

     

    1.陰道出血

    ①90%子宮內膜癌患者有異常陰道出血現象。

    ②5%無特異症狀,只在例行婦科檢查中發現。

    ③停經前異常出血、月經不規則、經血量異常多、有大量血塊並合併前述危險因子之患者。

    ④更年期及停經後的出血,尤其是沒有使用任何荷爾蒙情況下,若有陰道出血應立即查明原因,有10%停經後出血的婦女是有子宮內膜癌。

     

    2.帶有血絲及異味的分泌物增多

     

    3.腹痛、子宮積膿、貧血等

     

    4.體重無故減輕(多見於後期患者)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

     

    子宮內膜癌包括哪些類型?

    子宮內膜癌的病理組織可分為:子宮內膜狀癌、漿細胞癌、黏液腺癌、亮細胞癌、透明細胞癌、混合性惡性米勒式腫瘤等。依照侵犯位置可分成4期,各期別還可再做細分,醫師會據此決定治療方式。

     

    第1期:內膜癌侵襲只限於子宮體。

    1a:局限於子宮內膜或侵入子宮肌層,但不超過1/2

    1b:侵入子宮肌層,而且超過1/2

     

    第2期:侵襲子宮體及子宮頸間質,但未穿越子宮體。

     

    第3期:已穿出子宮體,但未超越骨盆腔。

    3a:侵入漿液層或附屬器官

    3b:轉移至陰道

    3c1:轉移至骨盆腔淋巴結

    3c2:轉移至主動脈旁淋巴結

     

    第4期:侵犯已越過骨盆腔或到膀胱、直腸之粘膜

    4a:侵入膀胱或腸道內膜

    4b:遠處轉移,包括腹腔內以及腹股溝淋巴結的轉移

     

    看更多

    子宮內膜癌/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沒生育也是高危險群!快避開這些NG飲食

    子宮內膜癌/4種慢性合併症怎緩解? 照護方式與追蹤檢查全掌握

    子宮內膜癌/4種治療方式,腫瘤過大也能治!常見復發部位是這裡 8因素影響預後

    子宮內膜癌/1穴位+1茶飲 中醫調合氣血穩定子宮內膜 推按這處保養子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三軍總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國泰綜合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預防篇 】

  • 子宮內膜癌/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沒生育也是高危險群!快避開這些NG飲食

    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報告證實,體重過重或肥胖為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原因之一,因為體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胰島素及荷爾蒙,誘發癌症細胞成長。而長期攝取高升糖飲食會讓體內處於高胰島素濃度、導致胰島素抗性,除了增加肥胖風險之外,也與癌細胞的生長正相關。

     

    7類人是子宮內膜癌高危險群

    初經到閉經的時間越長,表示身體對雌激素的接觸就越多,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可能增加。另外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的病史,也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因為在這種激素疾病中,雌激素水平很高,而黃體素水平異常低。還有某些藥物也可以改變體內雌激素和黃體素的平衡,如Tamoxifen,該藥用於幫助預防和治療某些類型的乳腺癌,它可以像子宮內的雌激素一樣發揮作用,並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高危險群包括:

    1.未生育婦女。

    2.停經後出現不正常出血症狀。

    3.月經不規則。

    4.曾服用雌激素者。

    5.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者。

    6.家族史有子宮內膜癌、乳癌、腸癌、卵巢癌者。

    7.初經早和停經晚的婦女(大於52歲)。

     

    ▲子宮內膜癌高危險群。

     

    這些方法可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

    有些方法可以幫助降低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例如:規律的體能鍛煉來減輕體重,並保持BMI小於25、與醫師討論服用避孕藥,並了解使用避孕藥的潛在好處和風險。不同程度的風險也有不同預防強度,如果屬於低危險族群,飲食控制維持標準體重即可。如果是中危險族群,除了飲食控制維持標準體重外,可考慮使用避孕藥,血糖偏高可使用降血糖藥物。若是高危險族群,除了以上預防措施之外,過度肥胖的婦女應接受減肥手術。

     

    此外,要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避開高溫烹調油脂。油脂經高溫長時間加熱之後,容易變質氧化成自由基、致癌物,而油脂又是人體製造荷爾蒙的材料,變質氧化的油脂所製造出來的荷爾蒙穩定性不佳。要預防子宮內膜癌就要避免食物高溫劣敗,凡是超過100℃以上的高溫烹調方式,會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的分子結構改變,產生危害人體的致癌化學成分,維生素跟礦物質也因高溫而流失。

     

    而經高溫烘炒過的食物如:芝麻粉、花生粉、十穀粉、烤瓜子、烤核桃、烤杏仁,以及高溫萃取麻油、香油等食物易上火,容易引發體內較弱的組織細胞發炎,也應減少攝取。建議選擇含必需脂肪酸(ω-3、ω-6)的好油脂,能製造好的荷爾蒙。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如:鮭魚、黑鮪魚、鯖魚、秋刀魚、烏魚等含量最多;ω-6油脂大都來自於蔬菜種子油,如葡萄籽油等。烹調方式採蒸、煮、涮等方式才不會破壞好的油脂,可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4原則預防子宮內膜癌

    要預防子宮內膜病變,除了維持正常體重,日常生活也可以這樣做。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建議4原則如下:

     

    ①盡可能選擇低或零脂肪、糖、鹽添加食物,可多吃蔬菜、全穀類、豆類和水果

    蔬菜:選擇非澱粉類蔬菜,如番茄、綠色蔬菜、辣椒及胡蘿蔔。

    全穀類食物:如全穀麵包、糙米、藜麥、燕麥。

    豆類:製作沙拉、湯品或燉菜時,可以適量加入花豆、腰果、鷹嘴豆。

    水果:攝取各式新鮮水果,果汁限制一天一杯。

     

    ②不使用市售健康食品預防癌症,少吃高升糖食物和紅肉、加工肉品、高鹽、鹽漬食物。

     

    ③搭配運動

    每天至少從事30分鐘運動;任何能讓心跳加快及呼吸深沉的活動為宜。

     

    ④保持健康的體重

    BMI維持在18.5~25,並維持體脂肪在理想範圍。

     

    看更多

    子宮內膜癌/停經婦女好發!小心子宮內膜癌4大症狀 1危險主因快避開

    子宮內膜癌/4種慢性合併症怎緩解? 照護方式與追蹤檢查全掌握

    子宮內膜癌/4種治療方式,腫瘤過大也能治!常見復發部位是這裡 8因素影響預後

    子宮內膜癌/1穴位+1茶飲 中醫調合氣血穩定子宮內膜 推按這處保養子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三軍總醫院.林浩醫師.美國癌症研究所.周宗翰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照護篇 】

  • 子宮內膜癌/4種慢性合併症怎緩解? 照護方式與追蹤檢查全掌握

    子宮內膜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需要不同的照護方式,並且要長期追蹤身體狀況和注意營養。

     

    術後8周內避免提重物 傷口恢復好才能有性生活

    子宮內膜癌的照護方式可分為術後照護、慢性合併症照護和化放療照護三種。

     

    一、術後照護

    ①觀察傷口,如果有紅、腫、熱、痛或不正常的分泌物,盡速告知醫護人員。手術後數天內,可能會有排尿、腸胃蠕動的問題,下腹部會痛。子宮切除者,不會再有月經。還沒有停經的婦女,如果沒有切除卵巢,因卵巢還在分泌荷爾蒙,就不會出現更年期症狀,但切除卵巢或接受放射線治療就會出現更年期症狀。

     

    ②手術後6~8周內避免提超過3公斤物品,彎腰取物及爬樓梯可適當使用束腹帶。

     

    ③等傷口和骨盆腔內組織復原,即可有正常性生活,性慾和性能力通常不會因子宮切除而受影響。

     

    ④術後3個月內避免久坐、長途旅行、避免瑜伽、韻律舞等,容易增加腹壓的運動,以免骨盆腔內出血。

     

    ⑤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多喝水,預防便祕。如果有切除雙側卵巢,容易有骨質疏鬆的問題,應多攝取高鈣質食物。

     

    血便、血尿、水腫、更年期症狀 可請醫師開藥

    二、慢性合併症照護

    有些病友會因為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留下慢性副作用。

     

    ①慢性直腸黏膜炎

    導致解血便,一般是在放射線治療半年後發生,可以請醫師診斷處方用藥。

     

    ②慢性膀胱炎

    如血尿、頻尿、小便疼痛等,可多喝水及服用醫師處方。

     

    ③下肢水腫

    有些病友會有下肢水腫,多休息或睡覺時把下肢墊高或穿彈性襪。

     

    ④更年期症狀

    例如心悸、盜汗、熱潮紅、不安、全身痠痛、失眠等,請告知醫師,醫師將會依據病人情況開立荷爾蒙藥物,減緩不適。

     

    飲食可酸甜促進食慾 血球低下小心感染

    三、化療、放射線治療後照護

    ①飲食注意營養均衡

    化療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等。體重減輕時,可補充蛋白質,如瘦肉、魚、雞蛋、牛奶及熱量,並少量多餐。如有噁心嘔吐情形,避免太甜或太油膩的食物,可以減少噁心、嘔吐的不適。如有吞嚥困難情形,可將食物切細、煮軟或烹調成半流質的方式,如鹹稀飯、湯麵、蒸蛋、魚肉、絞肉及豆腐等。水果則選擇果泥或果汁。通常癌症患者對苦味特別不耐,甜或酸味接受度較好,建議用糖醋烹調方式,並在進餐前先以茶或稀鹽水漱口,以去除口腔內的異味,提高食慾。

     

    腹腔鏡手術因為需灌入二氧化碳,所以術後容易有殘存的二氧化碳氣體在腹內,宜增加蔬菜及高纖維水果攝取,並避免食用產氣的食物,如:地瓜、豆類、洋蔥等,可減少術後腹脹引起的不適。

     

    ②掉髮

    若有掉髮情形出現,建議先將頭髮理光,以免看到日漸掉落的髮絲,而情緒低落。可戴上棉質頭巾或帽子,或租借假髮。掉髮是化學治療階段常見的短暫副作用,化療藥物結束施打後一段時間,頭髮就會自行生長。

     

    ③血球低下

    抗癌藥物會影響分裂迅速的細胞,包括用來抵抗感染、幫助血液凝固和攜帶氧氣至身體所有部位的血球。當抗癌藥物影響到血液細胞,患者容易被感染、瘀青或易出血,同時體力變得較差。若有發燒、異常出血、嚴重腹瀉情形,要立即到急診就醫。

     

    治療期間腹瀉怎麼辦?

    治療期間可能有腹瀉,如果一天內腹瀉超過3次,建議以少量多餐取代一日三餐。

     

    ①注意水分及電解質補充

    腹瀉期間應多攝取足夠的液體,以補充水分避免脫水。此外,腹瀉會導致體內鈉離子與鉀離子流失,應補充含有鈉及鉀離子的食物,例如運動飲料、柳橙汁、葡萄汁、蔬菜汁、香蕉等。可選擇含鈉、鉀量高的液體或食物,適合的食物選擇如:香蕉、水蜜桃、馬鈴薯泥等。

     

    ②避免攝取油膩、高纖維食物

    限制含纖維量高的食物,例如:生菜、粗菜梗、玉米、豌豆、胡蘿蔔、乾豆類、花椰菜、水果等。

     

    ③避免攝取刺激性成分食物

    限制含咖啡因的食物及飲料,如咖啡、濃茶、可樂及巧克力。避免濃烈的調味料如:胡椒、咖哩、辣椒。避免溫度太燙或冰冷的食物及飲料,液體食物攝取以室溫為宜。

     

    ④避免攝取易產氣的食物

    如碳酸飲料、易產氣的蔬菜、口香糖。

     

    ⑤限制奶類及乳製品

    多攝取低渣、軟質、高鉀、好消化的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低渣的食物,如優格、白米飯或麵條、白麵包、白吐司、馬鈴薯、米糊、麥粉、成熟香蕉、葡萄汁。好消化的高蛋白,如:去脂雞肉、蒸或烤的魚肉、瘦肉、水煮蛋等。富含果膠的食物,如蘋果泥、香蕉等皆有緩瀉效果。

     

    ⑥吃益生菌改善腹瀉

    益生菌增加腸道中的有益菌,可改善腹瀉症狀。

     

    子宮內膜癌患者復原後的生活對策

    ①維持理想體重

    ②均衡攝取六大類天然食物,包含全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低脂乳品類、豆魚肉蛋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定期追蹤不可少 術後5年可延長為每年回診

    子宮內膜癌完全治療後的追蹤檢查,包括身體狀況的詢問、理學檢查、骨盆內診、CA-125腫瘤標記定期追蹤以及身體檢查,有臨床適應症時可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或正子攝影、每年胸部X光檢查。前2年,每3個月回診一次、第3~5年,每半年回診一次,之後每年回診一次。

     

    ▲子宮內膜癌常見的追蹤檢查項目。

     

    看更多

    子宮內膜癌/停經婦女好發!小心子宮內膜癌4大症狀 1危險主因快避開

    子宮內膜癌/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沒生育也是高危險群!快避開這些NG飲食

    子宮內膜癌/4種治療方式,腫瘤過大也能治!常見復發部位是這裡 8因素影響預後

    子宮內膜癌/1穴位+1茶飲 中醫調合氣血穩定子宮內膜 推按這處保養子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治療篇 】

  • 子宮內膜癌/4種治療方式,腫瘤過大也能治!常見復發部位是這裡 8因素影響預後

    在台灣,子宮內膜癌位於婦科癌症的第3位。但近年來因飲食生活型態改變、診斷方法與技術的進步、高齡化婦女人口增加等因素,使子宮內膜癌有逐漸增加趨勢。推測可能和飲食西化、壓力大、熬夜或日夜作息顛倒等有關,這些生活型態會導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導致女性荷爾蒙失調;子宮內膜長期處於荷爾蒙刺激之下,就容易病變,甚至引發癌症。

     

    如何診斷子宮內膜癌?

    醫師會依照病患的症狀,安排內診、陰道超音波檢查。如果發現子宮內膜過厚或影像可疑,會做子宮內膜切片或安排子宮內膜搔括手術做病理診斷。

     

    ①分段式子宮內膜搔括術

    分段式子宮搔括術和一般的子宮搔括術的不同在於,分段式子宮搔括術除了刮 取子宮內膜以外,也要刮取子宮內頸組織,目的在於檢查子宮內膜癌是否已侵入子宮頸組織。組織送病理組織學檢查,是最有效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方法,診斷率達95%。

     

    ②若有異常出血要先做陰道超音波檢查,再子宮內膜切片

    因為陰道超音波很容易看到子宮內膜的厚薄及異常,若內膜增厚到一定程度, 立即採取子宮內膜切片是既方便又正確的選擇。

     

    ③子宮內視鏡檢查

    因費用較高,通常保留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如切片檢查為陰性仍然出血者、無法用一般方法取得標本者。子宮鏡是檢查子宮內膜瘜肉及子宮內膜肌瘤的好方法。

     

    ④磁振造影(MRI)

    可評估子宮內膜癌對子宮肌層的侵犯程度,準確性達80~85%。

     

    ⑤血清中CA125檢測

    若增加太多,顯示內膜癌轉移到子宮體外,可作為將來手術治療參考。

     

    ▲子宮內膜癌診斷方式。

     

    子宮內膜癌治療方法

    基本原則是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治療方法包括:

     

    ①外科手術切除

    若是0期或1a期,將子宮體及子宮頸、雙側卵巢及輸卵管切除即可。若1b期或2期以上,除了上述手術外,還要附帶切除骨盆腔淋巴腺。近年來,由於達文西機器手臂器械持續推陳出新,可更完整切除病灶、減少出血量;或者搭配前哨淋巴結取樣技術,可減少術後因淋巴摘除所產生的下肢水腫。

     

    ②放射線治療

    對於因內科嚴重疾病、過於肥胖病患,或子宮內膜癌後期的病人,無法進行手術治療者,可以採取放射線治療。

     

    ③放射線及手術聯合療法

    若腫瘤過大,用放射線治療隨即作手術切除,或者手術後再加放射線治療,希望可減少復發或骨盆腔淋巴轉移。

     

    ④化學療法

    使用黃體素或化學抗癌藥物。通常用於復發或已轉移的患者。

     

    ▲子宮內膜癌治療方法。

     

    哪些原因會影響預後?

    子宮內膜癌影響預後的因素包括:發病年齡、組織學型態、細胞分化程度、腹腔內腹水細胞之有無、疾病分期、子宮肌層侵犯深度及淋巴腺轉移。其它如腫瘤大小、荷爾蒙接受體的有無及細胞成套數的情形等,也都會有影響。

     

    報告顯示與雌激素相關的內膜癌,通常分期較早,細胞分化也較好,預後比其他類的子宮內膜癌來得好。以疾病分期而言,五年存活率第一期86%、第二期66%、第三期44%、第四期僅剩16%。

     

    子宮內膜癌復發怎麼辦?

    子宮內膜癌復發大多發生在診斷後的3年內,有90%發生在5年內。有一半的復發位在骨盆腔及陰道;骨盆腔以外的復發則以肺部、上腹部、骨骼比較常見。對於局部復發可以用放射線治療,對於擴散型的復發,則要靠荷爾蒙或化學治療。

     

    合成的黃體素類製劑常被用在治療嚴重及復發的子宮內膜癌。大約10~30%的病人會有反應,可以延長存活時間。在有反應的病人中,絕大部分都具有很強的黃體素受體活性,分化良好的癌細胞具有較強的黃體素受體活性,對黃體素類製劑也有比較強的反應。近年來也有學者提出以抗動情激素劑來治療。而化學治療對於子宮內膜癌的效果並不好。

     

    看更多

    子宮內膜癌/停經婦女好發!小心子宮內膜癌4大症狀 1危險主因快避開

    子宮內膜癌/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沒生育也是高危險群!快避開這些NG飲食

    子宮內膜癌/4種慢性合併症怎緩解? 照護方式與追蹤檢查全掌握

    子宮內膜癌/1穴位+1茶飲 中醫調合氣血穩定子宮內膜 推按這處保養子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三軍總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國泰綜合醫院.吳姿宜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中醫篇 】

  • 子宮內膜癌/1穴位+1茶飲 中醫調合氣血穩定子宮內膜 推按這處保養子宮

    就中醫觀點,子宮內膜癌患者大多是因為繁複的子宮內膜炎症,出現了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情況,並且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所以才會發展為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2證型:瘀血阻滯、溼熱病邪

    中醫在辨證方面,認為子宮內膜癌基本上是由於「瘀血阻滯」或「溼熱病邪」造成,也可能合併證型並且再細分為多種型態。

     

    ①「瘀血阻滯」

    患者會感覺腹部腫脹、子宮充血、下腹悶脹,尤其按壓腹部會疼痛。唇色偏暗、血塊呈現暗黑色。治療上需活血化瘀,可使用丹參、桃仁、紅花、川牛膝、益母草等治療。

     

    ②「溼熱病邪」

    患者分泌物會有異味、且呈現黃色、較為濃稠,因處於發炎狀態,壓住腹部讓血流不活化可降低發炎,反而會比較舒服;治療上要清熱利溼,可用黃柏、龍膽草、苦參根、敗醬草和雞冠花等治療。

     

    常按公孫穴可通氣、活血、解瘀

    中醫認為脾統血,有異常出血的女性可多按壓脾經的穴道,其中以「公孫穴」最為重要。此穴位的位置在足内側緣、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公孫穴對於血液循環能發揮良好的功能,因為公孫穴是一個重要疏散點和樞紐,能夠通氣、活血、解瘀,具有調動子宮、脾經的運血能力,可以把血液輸送到全身。此外,公孫穴還可以調節因體內氣血瘀滯造成的各種症狀,並促進小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腸胃與免疫的功能,進而逐漸改善婦科疾病。每天可以大拇指用力按壓約3分鐘,持續至少1個月以上,便能逐漸產生效果。

     

    ▲公孫穴為子宮內膜保養重要穴位。

     

    婦科治血症4大穴位

    除了按壓公孫穴,也可以推推小腿內側脾經循行部位,如果發現有明顯酸痛點,就是自己經絡的反應點,尤其要加強陰陵泉穴、地機穴、漏谷穴、三陰交穴的按揉。

     

    陰陵泉:內側膝蓋以一指幅寬度,按觸有一凹陷處,用力按壓會有痠脹感。
    地機穴:陰陵泉穴下3寸。
    漏谷穴:腳踝上方6寸。
    三陰交:腳踝上方3寸。

     

    ▲子宮內膜保養穴位。

     

    1湯飲改善氣血循環 穩定子宮內膜

    「益母草香附湯」能改善氣血循環,對氣血瘀阻型患者有不錯的調理效果,能穩定子宮內膜。

     

    材料:蔥白5根、雞肉250克、益母草與香附各3錢。

     

    作法:

    ①取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適量水同煮。

    ②煮至肉熟即可,飲湯食肉。

     

    香附是婦科常見用藥,可疏肝理氣,特別適合現代壓力大導致肝氣鬱結體質的上班族。

     

    看更多

    子宮內膜癌/停經婦女好發!小心子宮內膜癌4大症狀 1危險主因快避開

    子宮內膜癌/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沒生育也是高危險群!快避開這些NG飲食

    子宮內膜癌/4種慢性合併症怎緩解? 照護方式與追蹤檢查全掌握

    子宮內膜癌/4種治療方式,腫瘤過大也能治!常見復發部位是這裡 8因素影響預後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周宗翰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其他子宮卵巢疾病

    大家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