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很快樂、沒壓力就是「心理健康」?專家:情緒時好時壞才正常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WHO指出,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死於自殺;台灣則統計每年有近4000人自殺死亡,其中,具身心困擾者自殺率更甚。臨床心理師指出,許多人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每天很快樂、沒壓力,但其實真正的心理健康,是能夠從生活裡的喜怒哀樂中適時彈性調適。
一名42歲的李太太,因童年時期常受到父母的冷落與批評,而養成悲觀、易焦慮的個性。現在她白天工作忙碌,晚上要面對丈夫對家務的挑剔,倍感壓力。此外,她還要管教一雙兒女,兒子雖體貼但和自己同樣容易擔憂,女兒則叛逆易爭執。久而久之,她的壓力愈來愈沉重,易怒、焦慮、哭泣、失眠的情況日益明顯。
李太太尋求身心醫學科,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情緒中,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臨床心理師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技巧,並陪伴李太太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學會調適壓力,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
延伸閱讀:莫名疲倦、呼吸不順、長期頭暈…小心自律神經失調作怪!5招重整自律神經
生活壓力多元又難測,情緒「時好時壞」很正常
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指出,人人都有過情緒低潮的經驗,常見表現如:低落、做什麼事都沒興致、身體不適、易煩躁、疲勞、睡眠與食慾改變等,因人而異。潘奕瑄說明,「壓力因應能力因先天體質、性格、壓力因應技巧而有不同,生活中的壓力多元又難以預測,所以情緒時好時壞是很正常的。」
然而,不是每個低潮的背後都有一個大事件或大壓力源,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狀況長期累積,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演變成「莫名其妙心情不好」;日子一久,將增加心理疾患的可能,為此,「如何覺察心情狀態」非常重要。
寫「心情筆記」防心病,2方法「練習放鬆」
潘奕瑄表示,可利用「心情筆記」認識自己的心情變化:「每天花一點時間反思,並用簡短幾句話記錄下當天快樂、悲傷、生氣、焦慮等正向、負向心情,以及影響心情的人、事、物。」此作法除能抒發情緒,一段時間後還能覺察情緒感受,了解會影響或改善自己心情的因素。
潘奕瑄建議民眾,平時可透過下列2種方式,學習放鬆技巧:
1.漸進式肌肉放鬆法:人的身心狀態是連動的,當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肌肉會不自覺繃緊,而身體緊繃則情緒也難以放鬆。若能反覆放鬆身體各處的肌肉,便能增加覺察力、提醒自己及時放鬆,並藉由身體的放鬆帶來心情的放鬆。
延伸閱讀:日醫大推「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趕走不安、煩躁、情緒低落、失眠
2.正念呼吸:用輕鬆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覺察雜念的同時,仍不斷試著把注意力放回呼吸帶來的感受。若能每天執行5~10分鐘,將能有效沉澱心靈、減緩壓力、提升注意力並舒緩緊繃狀態。
延伸閱讀:名人都在實踐的健康法!只要閉上眼睛呼吸,幫助「調整腦部」健康
潘奕瑄提醒,不少人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每天都很快樂、沒有壓力,但真正的心理健康其實是能夠從生活裡的喜怒哀樂中適時彈性調適。若出現低落情緒已持續2週以上,且連帶出現身體(如食慾、睡眠、體力)與認知(如負面思考、注意力與記憶力變差)方面的改變或嚴重干擾生活,建議尋求醫師、臨床心理師的協助。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台大癌醫教你:「1個動作」測出你最近壓力有多大,有沒有過勞?
另一半怎樣都看不順眼?小心致命「夫源病」上身 3招教你解套
生活處處不順利?壞習慣會影響運勢 6件小事跨出「逆轉第一步」
好脾氣=爛個性!心理專家列出6個濫好人特徵:你自己制約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