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TVBS
提到年菜,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象徵好彩頭的「白蘿蔔」。但你家的蘿蔔怎麼煮?中草藥專家楊玲玲指出,蘿蔔的營養價值高,從裡到外都有營養,尤其它的表皮所含的維生素C更是蘿蔔肉的13倍,蘿蔔的葉子更是去腥的好幫手,所以在烹調時別浪費了天然的好滋味。
身為臺北市食安委員會委員的楊玲玲,趁著大家在討論如何採買、烹調年菜時,提出「翻轉健康,低碳烹調」的概念,她認為,減少廚餘的產生就是低碳的環保生活,但並不是要主婦們把吃不完的年菜拼命吃完,而是善用食材本身加以改變。
她以「白蘿蔔」為例,蘿蔔是年節與冬天常吃的食材,俗諺「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師開處方」,就是在冬天時,因為天氣寒冷,大家門窗緊閉動量少,大大減少流汗的機會,飲食上又多吃高油脂的熱性食物,形成外冷內熱,很容易「積滯」消化不良,而蘿蔔是有消食、清熱順氣、化痰定喘。
大都以為白蘿蔔偏寒,楊玲玲提到,如果真怕寒,可在煮完蘿蔔湯後,加點薑絲就好了。其實白蘿蔔含有的營養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微量的鋅,可加強人體免疫功能,它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消化,減少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可預防大腸癌;另外,它含有促進五殼根莖類消化的澱粉,能幫助消化。
楊玲玲特別提到,煮蘿蔔時,大家都把皮削掉只吃肉,其實蘿蔔皮的所含的維生素C是蘿蔔肉的13倍,而且蘿蔔皮含有蘿蔔硫素(Sulforaphane),是十字花科蔬菜裡最有益健康的化合物之一,可促進人體免疫機制,誘發肝臟解毒酵素的活性,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
至於蘿蔔葉,除了可用來做堆肥,楊玲玲認為,把它當蔬菜炒來吃,或是替代芥菜、小芥菜做成「雪裡紅」也是一道美味,甚至可用它來去除魚肉或豬肉的腥味;或是將洗淨蘿蔔葉及蘿蔔皮醃漬後,可做成爽口的小菜。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