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的癌瘤,小至只局限在息肉上的原位癌,大至可以造成腸道出血、阻塞或穿孔等症狀,甚至會擴散、轉移,引起全身性病變。大腸癌的治療,主要是以外科手術切除加上輔助性的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愈早期的癌症,治療的效果好,預後也愈佳。
大腸癌臨床分期
第0期:又稱原位癌,指病變局限在上皮細胞層或侵犯到固有層。
第1期:惡性腫瘤在腸壁內(包括黏膜、黏膜下層、肌肉層)。
第2期: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腸壁外層表面,但還沒有淋巴轉移。
第3期: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局部淋巴結轉移。
第4期:惡性腫瘤已經有遠端(如肝、肺)轉移。
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治療,第1期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有80%,第3期有65%,若第4期才發現則僅有10%~20%,所以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大腸癌臨床分期。
大腸癌轉移常見部位
大腸癌的擴散途徑有:
1.局部擴散。先是腸壁內擴散,侵犯肌層後易發生血行轉移,還可以侵襲腸周圍的器官,如膀胱、子宮、前列腺、小腸、胃、肝、胰臟等。
2.大腸癌淋巴結轉移。
3.血行轉移,多轉移至肝、肺、骨、腦、卵巢,極少數會轉移至腎上腺和腎臟。
4.癌細胞脫落種植在腹膜和盆腔形成結節。
大腸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醫師在治療大腸癌之前,會評估病人年齡、身體狀況,腫瘤位置、大小、期別、擬定適合的個別治療計畫。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治療取向是以對病人傷害最少、盡量保留原有器官功能為最高原則。
手術治療
只有局部病灶時,也就是第0、1、2、3期的大腸癌以手術治療為主,第2期以後的病人開刀後,還會做術後輔助化療,以降低復發機率,但如果第4期遠端轉移情況嚴重,則會先做化療與標靶治療,以縮小腸道與轉移部位的腫瘤,再進行手術。
手術切除原則是將長腫瘤的腸道做部分切除,並清除鄰近的淋巴結,再將腸道重新接回,以保持原有的功能。部分原位癌與第1期尚未侵犯至肌肉層的腫瘤,可以透過大腸內視鏡手術切除病灶,若腫瘤侵犯位置比較深,則會做傳統開腹手術或用微創腹腔鏡手術。
隨著醫療技術精進,以微創手術切除大腸腫瘤已相當普遍,微創包括「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腹腔鏡手術」,手術後疼痛度低、傷口小,可縮短住院與復原時間,但費用較昂貴。
化學治療
前導性化療(術前化療)
針對特殊局部晚期或第4期已轉移的病例,由於手術在當下可能風險較高或不易一次開乾淨,故在手術前先做幾次化學治療,或合併標靶藥物,再重新評估療效,等待腫瘤縮小後,決定病人是否可以開刀切除腫瘤。
輔助性化療(術後化療)
手術後的化學治療為輔助性化療,可預防復發或轉移,增加整體存活率。
緩解性化療
晚期或轉移性第4期大腸癌的治療目標是積極縮小腫瘤、延長存活。
標靶治療
大腸癌的標靶治療只用在轉移性第4期的病人,且大多需和化學治療併用才具有療效。標靶治療是以專一性藥物,鎖定癌細胞特有的表面標記或訊息傳遞途徑來攻擊,藉此阻斷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癌細胞死亡並抑制血管生成。
免疫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是利用「活化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細胞。研究顯示,針對多線治療無效的大腸直腸病人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發展出的免疫藥物是以壓制CTLA-4及PD-1這2種癌細胞分泌的干擾物質為基礎,即CTLA-4抑制劑及PD-1抑制劑。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
若腫瘤位置在直腸的話,第1、2、3期直腸癌以手術治療為主。第2期以後的病人會先做放射線治療與化療,結束後,醫師會重新評估癌症期別再進行手術,這樣做有助於有效切除腫瘤,提升肛門保留機會。
術後會再做病理檢查,若是發現腫瘤轉移至淋巴結,通常會加做輔助性化療,降低復發、轉移的可能。至於是否需要做腸造口手術(即人工肛門)得視病況而定。
看更多
大腸癌/一定會血便嗎?左右側大腸癌症狀不一樣!1種息肉會變癌
大腸癌/哪些人容易得大腸癌?50歲後機率高!3飲食關鍵提早保命
大腸癌/術後飲食要注意什麼?治療後如何保健?研究證實1招防腸癌復發
大腸癌/中醫「化瘀解毒」輔助抗癌!飲食調理防息肉 癌友按2穴助術後修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國泰醫院‧癌症希望基金會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