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有新武器!減重控糖還能護腎,狂降心衰竭、腦中風併發症風險

治療糖尿病有新武器!減重控糖還能護腎,狂降心衰竭、腦中風併發症風險

◎ 撰文/許寶仁
◎ 諮詢專家/王治元(內分泌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代謝內分泌科主任)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全球預估有高達12%醫療支出用於治療糖尿病!健保署112年糖尿病用藥支出也高達42億元新台幣(見下表)。近年陸續有新型控糖藥物和醫材問世,並得到健保納入給付,不但能穩定控制糖尿病,也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對患者和健保支出都是一大利多。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台大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教授表示,糖尿病人若血糖沒控制好,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展,無論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足等大血管病變;眼睛、腎臟、泌尿生殖及心臟血管系統等小血管病變,都可能逐漸發生。近年藥物特色就是除了控制糖尿病,也能減少併發症發生,其中「排糖藥」SGLT-2抑制劑及腸泌素相關製劑,包括GLP-1 受體促效劑、DPP-4抑制劑在臨床用藥占比相當高。 

第二型糖友年花42億元醫療支出

腸泌素抑制食慾,還降低大小血管併發症

王治元表示,人體腸道會分泌一些激素協助我們控制血糖,這些腸泌素和血糖最有相關的2個是GLP-1與GIP。正常情況下,進食後腸泌素會促進胰島素大量分泌,同時降低胃排空的速度、抑制升糖素分泌,而GLP-1促效劑也就是俗稱的瘦瘦針、瘦瘦筆,它們直接結合腸泌素的受體,促進GLP-1作用,達到抑制食慾、減重的效用;目前國內核可的有短效型、長效型2種。

GLP-1促效劑除了幫助調控血糖,由於它會抑制食慾和腸胃排空,也有減重效果,更重要是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腎衰竭風險。研究顯示GLP-1促效劑有降低發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及非致命性中風等風險。

胃輕癱患者不宜使用GLP-1

不過,王治元教授指出,由於GLP-1促效劑會抑制腸胃排空,副作用是噁心、嘔吐等,過去的研究顯示,在最高劑量使用時,近三分之一患者無法持續使用,若本來有胃排空問題,如胃輕癱病人就不適合此藥,臨床上醫師處方也會相當注意起始劑量,逐漸調整用藥。

GLP-1促效劑治療糖尿病或減重並非一勞永逸,除了生活品質可能會受影響,在停藥後也可能會復胖。因此必須配合長遠生活型態的改變,才是最完整的做法。 

DPP-4抑制劑也屬於腸泌素,適合沒有冠心病或腎病變糖友

DPP-4抑制劑通常是口服藥物,較方便使用,透過抑制腸泌素DPP-4的活性,減少GLP-1、GIP的分解,延長胰臟分泌胰島素或胃排空的時間,降低飯後血糖。同屬於作用於腸泌素的藥劑,DPP-4 抑制劑雖不能減重,但可以減少低血糖和體重上升風險,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所以對於沒有冠心病或腎病變的糖友,是不錯的第二線用藥,但它可能有鼻炎、尿道感染過敏反應等副作用,較嚴重的副作用是關節疼痛和天皰瘡,需要配合醫師處方和密切追蹤。

TVBS

模擬腸泌素「GLP-1」效果的藥物、因可胰島素釋放、抑制血糖上升,同時具減重效果。

排糖藥排糖也排鈉,保護腎臟、降心血管風險

另一類近年受到矚目的新一代降血糖藥則是「排糖藥」SGLT2抑制劑,是透過抑制腎臟回收尿液中的葡萄糖,讓糖分經由小便排出體外,進而達到降血糖的效果。王治元指出,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在排糖的同時,也會排出鈉離子與多餘的水分,因此也會有降低血壓以及減重的效果。

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糖尿病病人使用了SGLT2抑制劑之後,竟然對腎臟、心臟能產生保護作用!腎功能不佳的糖尿病患在使用了SGLT2抑制劑之後,腎臟相關的不良事件大幅減少;而目前的研究更顯示,即使是沒有糖尿病的腎臟病患,使用了SGLT2抑制劑之後,也能看到類似的腎臟保護效果。

服用SGLT2抑制劑要多喝水以免泌尿道感染

除了保護腎臟,也有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能降低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等血管性疾病風險,還能作為心臟衰竭的治療用藥。不過,目前健保僅給付SGLT2抑制劑使用在糖尿病患者,且腎臟功能太差的患者並不適合使用。另外,王治元教授提醒,由於SGLT2抑制劑會增加尿液中的糖分,可能增加泌尿道和生殖器感染的機會,建議患者要增加水分攝取,並加強個人衛生。 

降血糖就降併發症風險!多重藥物併用效果加乘

王治元說明,新一代降血糖藥好處不少,都能降低糖尿病各種併發症風險,包括GLP-1促效劑與SGLT2抑制劑都能護心又護腎。不過,在對腎臟的保護作用上,GLP-1促效劑的作用較慢,大約要1至1.5年才反應,SGLT2抑制劑則在服藥的第1個月就能看出反應。

未來糖尿病治療還有新藥

除了新型控糖藥,百年老藥胰島素也扮演重要角色,而結合腸泌素GLP-1與GIP受體促效劑的「雙重腸泌素」,以及結合升糖素的「三重」新藥,在第二型糖尿病的臨床試驗中,不論在降低血糖、糖化血色素及減輕體重的效果都比單一腸泌素好,與其他降血糖藥併用也不會稀釋藥物效用,反而得到加乘效果,可望在不久的未來糖尿病治療再添新武器。

連續血糖監測儀免扎針,血糖變化自己可監測

除了新型藥物,CGM連續血糖監測儀也是造福許多糖友的控糖新科技。由於它不需要一直扎針便能觀察整天血糖的變化, 能幫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變化模式,以便調整飲食、運動和治療方案。王治元也強調,除了監測個人飲食與血糖關聯之外,糖友個人對飲食的自律性,口服或針劑用藥的規律性並重,還是最重要的關鍵。

健保數據說明
1. 資料來源:健保署多模型健保資料平台門診明細檔。(擷取時間113年9月13日)
2. 第二型糖尿病定義:門診主診斷前三碼「E11」,費用年月112年期間門診主診斷達2次或急診主診斷1次或住院主診斷1次。合計欄位已歸人統計。
3. 平均每人醫療費用:門診、急診、住院總醫療費用 / 門診、急診、住院就醫人數。
4. 年齡別計算:費用年月「年」減出生日期「年」。

諮詢專家

TVBS

王治元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節目部

全台第一健康資訊平台|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