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錢2周增加好菌、減少炎症!研究:做1事對腸道健康有驚人效應

◎ 整理/朱育嫻
◎ 圖片來源/歐瀚文醫師・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歐瀚文醫師

腸道逆齡大作戰 腸逆齡攻略1 不花錢2周增加好菌 整腸方法

腸道保健一直都是維持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改變腸道菌叢、養出好菌?除了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益生菌,研究發現,持續規律的運動,2周就能降低腸道發炎、增加好菌!

瀚仕診所醫師歐瀚文指出,許多因素都會影響腸道菌叢,例如:飲食、睡眠、心理壓力等;近期研究發現,「運動」也是影響腸道菌叢的因子之一。運動對腸道菌叢和整體腸道健康有何影響?運動會如何改變腸道菌叢?

研究發現:持續規律運動,2周增加腸道好菌

歐瀚文表示,目前鼓勵成年人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但只有1/4的成年人達到建議。而久坐行為,已被證實與慢性疾病風險升高以及死亡率相關,最近研究,調查腸道菌群在久坐成年人與運動員的不同之處,研究發現,在久坐成年人中,低至中等強度的2周間歇訓練或中等強度連續訓練,能顯著降低腸道內的發炎指標,腸道菌叢的有益菌也明顯增加。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持續24周的低中強度運動,可以增加益菌及有益的短鏈脂肪酸「丁酸」的生產。

運動能調節自律神經,進而對腸道有益

歐瀚文進一步說明,運動可能透過改變腸道蠕動、影響腸腦軸以及增加短鏈脂肪酸的產生,來影響腸道微生物群。運動後觀察到菌叢改變,和短鏈脂肪酸增加,可能與腸道荷爾蒙GLP-1的信號傳遞有關。另外,運動可能透過自律神經調節,影響腸腦軸,進一步增加對腸道有益的改變。

腸道逆齡大作戰 腸逆齡攻略1 影響腸道菌叢因子

▲ 運動也是影響腸道菌叢的因子。

所以今天就放下手機,開始運動吧!歐瀚文說,增加運動的頻率,能提升整體健康,運動對腸道菌叢的影響仍在不斷研究中,可能還有其他健康益處,例如:癌症預防、預防老化和骨質強化。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TVBS數位事業部
TVBS節目部

全台第一健康資訊平台|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