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老化危機3

過敏byebye!關鍵1000天養出好腸道,飲食3原則提升免疫力

◎ 撰文/許佳惠
◎ 諮詢專家/呂克桓醫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過敏 腸道菌失衡

腸道不健康,小心影響全身免疫,造成過敏、氣喘、鼻炎!台灣過敏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呂克桓表示,腸道黏膜是免疫的最前線,也是與生俱來的免疫系統,若消化不完全,過敏原侵襲腸黏膜,將導致免疫系統受到壓抑。日常飲食掌握3原則,就能有效養好腸道幫助免疫。

腸道不健康,免疫系統受壓抑

腸道健康為什麼和免疫力息息相關?呂克桓解釋,皮膚黏膜和腸黏膜,是人體先天的免疫系統,出生後攝食母乳或配方奶,就開啟免疫最前線。當腸黏膜完整時,會分泌消化液,把蛋白分解成胺基酸、把醣類消化成單醣、葡萄糖,如果消化不完全,致病菌、過敏原侵襲腸黏膜,就會導致免疫系統受到壓抑。

過敏三部曲:皮膚和腸道過敏、氣喘、鼻過敏

他指出,腸胃黏膜表面有T細胞,包括TH1、TH2和調控型T細胞。TH1負責抗病毒、抗組織排斥,TH2則是產生抗體,調控型T細胞則負責平衡。剛出生時腸道還不成熟,通透性較高,就像濾網的洞比較大一樣,所以過敏原和有毒物容易進入,而當過敏原進入腸道時,就會刺激TH2產生過敏反應,出現過敏三部曲:皮膚和腸道過敏、氣喘、鼻過敏。

腸道菌失衡 過敏三部曲:皮膚和腸道過敏、氣喘、鼻過敏

▲ 腸道菌失衡,過敏三部曲:皮膚過敏、氣喘、鼻過敏跟著來。

腸道好菌多可抑制壞菌,降低T細胞發炎

「腸道是最前線、接觸過敏原最多的器官」,呂克桓表示,腸道完整性對健康很重要。腸道黏膜排列就像磚牆一樣,過敏者就是磚與磚中間的水泥比較弱,過敏原容易滲入。當保護網被破壞就會刺激免疫系統,影響腸道菌叢。他舉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腸道壞菌通常較多,但正常人的腸道則是好菌較多,好菌多可抑制壞菌,同時分解短鏈脂肪酸抑制壞菌,刺激調控T細胞,降低TH2的發炎反應,因此養成腸道菌叢的健康很重要。

養出好腸道這樣做:少油炸、多纖維、地中海飲食

想要養出好的腸道菌叢,呂克桓表示,早期降低食物過敏,像是餵母乳、水解蛋白可提高腸道完整性。補充益生菌效果並不肯定,因為針對TH2要特殊菌種,而且沒有最有用的菌種,再加上好菌也要在腸道定殖才有用,因此不會特別建議補充益生菌,而是應該從均衡飲食,保持食物多樣性,減少油炸、增加纖維質、採地中海飲食做起,睡眠也要充足才能降低過敏並提升免疫力。

TVBS

▲ 人體腸道菌養成時期:懷孕到2歲前是免疫發展關鍵。

免疫發展重要里程碑,關鍵1000天從懷孕開始

此外,空汙也可能影響腸道完整性,甚至PM2.5、PM10更是引發氣喘的危險因子,還會破壞上皮細胞和肺部發育。而服用抗生素、退燒藥等也可能影響腸道健康,因此非必要就不要用藥。空汙嚴重時少外出、出門戴上口罩,環境要避免菸害。呂克桓強調,關鍵1000天最重要,從懷孕到2歲前是免疫發展重要里程碑,環境少塵蟎、少菸害、攝取母乳,養好腸道從懷孕就要開始,孕婦飲食多樣化,有助孩子的腸道健康。

諮詢專家

呂克桓醫師

呂克桓醫師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TVBS數位事業部
TVBS節目部

全台第一健康資訊平台|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