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疼痛第一步:揪出你的20個錯誤日常動作!

  • 王家瑜 整理
  • 2019/09/18 10:57
  •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養成了很多身體的習性。如果從平常就姿勢不佳帶給身體負擔,當然容易感到疲勞,也容易罹患疾病。現在就來試著自我檢測一下造成疼痛的日常動作有哪些。

     

    20個日常小動作 都是引發疼痛的元兇!

    在以下的檢測中,可以讓大家試著找出,即使意識到要保持健康姿勢、卻還是又回到老樣子的原因。

     

    示意圖/TVBS

    A類型

    □ 坐在公車上時會靠著椅背
    □ 在沙發上放鬆休息時會把身體靠在椅背上
    □ 一坐在椅子上就是身體前傾的姿勢
    □ 會躺著看電視
    □ 會盤腿坐著或雙腳偏向一邊側坐

     

    示意圖/TVBS

    B類型

    □ 吃東西的時候,大部分只用單邊的牙齒咀嚼
    □ 會用手撐住下巴、用手托著臉頰
    □ 固定用同一隻手拿包包
    □ 有翹腳的習慣
    □ 站立時會把重心放在某一隻腳

     

    示意圖/TVBS

    C類型

    □ 用餐時,身體會往前傾
    □ 會為了改善姿勢而挺起胸膛
    □ 頸部往下低頭看手機
    □ 會挺胸走路
    □ 會雙手交叉環抱在胸前

     

    示意圖/TVBS

    D類型

    □ 走路時膝蓋內側彎曲
    □ 常常穿著高跟鞋出門
    □ 身體往前傾
    □ 走路時會整個腳底貼地
    □ 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

     

    試著數一數在A~D各組別中勾選的項目有幾個。在哪一組勾選的項目又是最多的呢?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習慣是什麼、引來哪些健康問題,以及如何改善。

     

     

    A類型-經常「縮腹」改善腰痛

    這類的人習慣在無意識中採取舒適的姿勢。輕鬆的姿勢只會使用到很少的肌肉,因而加速肌肉的老化,尤其是腹肌和背肌會顯得衰弱。理想的姿勢是要伸直背肌,讓位於臀部正中央的薦骨部位挺直,也就是骨盆挺立的狀態。

     

    當骨盆傾斜成前傾或後傾時,會造成腰部蜷曲,而成為引發腰痛的原因,也容易出現身體歪斜的狀況。為了讓骨盆挺立,只要進行縮腹動作自然就會使用到軀幹周圍的肌肉,於是能在無意識中採取正確又輕鬆的姿勢。

    延伸閱讀:坐姿對了,小腹就消失!加碼一招「縮腹提臀」微運動

     

    B類型-留意身體左右平衡

    B類型勾選最多的人,習慣在無意識中把體重施加在身體單側。承受體重的那一側的骨盆會變高,一旦助長了骨盆的不平衡狀態,就會連帶影響到肩膀的高低平衡或臉部的左右對稱性。因此,不要將負重施加在某一邊。還有,假如可以提醒自己輪流平均施力,就更容易矯正姿勢。

    延伸閱讀:錯誤姿勢造成高低肩 2招復健拉伸「扳」回來,痠痛不再來

     

    C類型-定時起身動一動

    容易長時間以相同的姿勢努力做事。例如專心於辦公桌前的工作時,為了不讓集中力下降,很少離開座位,這應該是很常發生的狀況吧。最好能夠適時改變一下姿勢、伸展身體。還有,重點在於要有意識地起身、走走路。

     

    如果感覺到疲勞或僵硬,就按摩一下頸部或頭部的表層、扭轉背部、伸展手腳,可以讓肌肉放鬆,並消除肌肉的緊繃。

    延伸閱讀:久坐族當心椎間盤突出!辦公室、公車上都能做的日常保養3招

     

    D類型-3動作改善駝背、內八

    這類的人習慣會有貓背(駝背)、內八、屈膝的走路方式。原因在於長時間看著手機或電腦螢幕工作,頸部向前突出的姿勢使胸肌短縮而影響骨盆,或者是經常穿高跟鞋造成骨盆前傾,為了補其所短才出現這樣的走路姿勢。不管是哪一種情形,大多都是臀中肌或大腿後側的肌肉衰退所致。

     

    將腹部往內縮3公分、肩胛骨往中間靠攏讓胸部抬起3公分高,還有頸部往後拉伸3公分,只要注意到這三個重點,就能改善腰痛、頸部僵硬或肩膀僵硬的問題。

    延伸閱讀:小腹凸、走路外八、膝蓋痛…快做這3招強化腹肌力!

     

    ◎ 本文摘自/《睡前1分鐘!靠牆站 整好脊:最強一個動作,刺激抗老荷爾蒙分泌,遠離肌少症、骨質疏鬆症、關節炎!》山本江示子 著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來源/蘋果屋出版社‧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手機不離身?「1包鹽」鍛鍊頸椎低頭族找回正確姿勢

    窩沙發看電視5大錯誤姿勢 復健科醫師教你一次改正!

    護膝健骨頭 這4個動作不要做!專家教你「正確起床」姿勢

    長時間握滑鼠又打字,手臂超痠!簡易2招幫手腕「鬆一下」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