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 症狀篇 】

  • 腸病毒/小兒麻痺也是腸病毒!大人也會得 這4型易引起重症 4重症前兆快送醫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

     

    腸病毒有60多型 依基因序列分成ABCD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共3型(13型)、克沙奇病毒含23A型(A1A22型,A24型)及6B型(B1B6型)、伊科病毒共30型(133型,但81028型除外)及腸病毒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在2000年依據病毒學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重新將腸病毒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等4種,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腸病毒A型。20132月時,委員會決議將原本分類中的宿主名稱拿掉,變成腸病毒ABCDEnterovirus ABCD)。

     

    會引起重症的腸病毒型別

    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此外,克沙奇B型病毒及伊科病毒主要威脅新生兒,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等,可能致命。 


    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但有腸病毒71型疫苗。

     

    腸病毒的症狀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或因感染腸病毒D68型而引起嚴重呼吸道症狀、腦炎或急性無力脊髓炎等。

     

    另外,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症狀大多與嬰幼兒的表現不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等,病況進展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


    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

    ①疱疹性咽峽炎

    A型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②手足口病

    A型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③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

    B型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④流行性肌肋痛

    B型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周。


    ⑤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14天。


    ⑥發燒合併皮疹

    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⑦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主要由B型克沙奇病毒或伊科病毒引起。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等,病況進展嚴重時可引發凝血異常、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

     

    2個小孩感染病毒量較高 恐提高嚴重度

    另外,根據研究資料顯示,若家中有第二個幼兒感染腸病毒時, 要特別小心注意病情的發展,因為第二個病患所接受的腸病毒之病毒量往往較高,其嚴重程度可能提高。目前國內對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因此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自症狀開始後7天內要特別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以下重症前兆病徵,並迅速送往大醫院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

     

    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①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除了一直想睡外,病童顯得意識模糊、眼神呆滯或疲倦無力,原來活潑的小孩會變得安静不想動,但發燒本身就會影響小孩活力,所以症狀的判斷應以體溫正常時的精神活力為準。

     

    ②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通常是在睡眠中出現被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隨著病情變化嚴重時,在清醒時也會出現。另外,病童可能因肌躍型抽搐症狀而變得無法入眠。

     

    ③持續嘔吐

    嘔吐可能是腦壓上升的症狀表現之一,嘔吐次數越多越要注意,尤其是伴隨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嘔吐而無腹痛、腹瀉等腸胃炎症狀時,需要特別注意。

     

    ④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小孩安靜且體溫正常時,心跳每分鐘120次以上。

     

    ▲腸病毒重症徵兆,應盡快就醫。 

     

    看更多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這年齡層是高危險群 4招有效滅毒、防感染

    腸病毒/如何照顧腸病毒患者?別用吸管喝水!這樣吃幫助復原 3營養素很重要

    腸病毒/如何診斷腸病毒?治療方法有哪些?血糖升高可能重症!分期與治療一次看懂

    腸病毒/中醫清熱治腸病毒 甘露飲滋陰涼潤幫黏膜修復 3穴位有助反擊病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亞東紀念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預防篇 】

  •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這年齡層是高危險群 4招有效滅毒、防感染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台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重症致死率約在1.3%~33.3%之間。

     

    腸病毒有2波高峰期 5歲以下是高危險群

    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占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也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腸病毒傳染方式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

     

    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12周之久。感染腸病毒後,約210天、平均約3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

     

    避免感染腸病毒的方法

    含酒精的清潔劑或肥皂水都無法殺死腸病毒,但洗手可以減少腸病毒量和降低腸病毒存活於手上的時間,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

     

    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兩手心互相磨擦,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用乾淨的紙巾或乾淨的烘手機將手烘乾。


    此外,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和他人接觸、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要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新生兒及嬰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應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除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以外的人員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而環境消毒僅能使用漂白水才能有效分解病毒結構,達到消毒效果。

     

    2023年本土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保護率高達98%,可作為提供主動免疫的防範措施,有效降低重症發生風險。腸病毒71型疫苗適用於2個月至6歲以下的高危險族群,須接種2劑並間隔28天,一劑價格約4000元。

     

    ▲腸病毒預防方法。

     

    正確消毒環境這樣做

    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只有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而腸病毒在室溫下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周、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另外,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環境全面消毒重點為地板擦拭,尤其是學童平日活動或玩耍處、玩具浸泡消毒、桌椅擦拭,尤其是餐桌、餐盤浸泡消毒、廁所內馬桶蓋擦拭、沖水器擦拭、洗手水龍頭擦拭、棉被清洗並曝曬、擦手或洗臉毛巾泡消後曝曬。

     

    建議使用濃度為500ppm漂白水。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6%,以喝湯用的湯匙舀5湯匙共約8010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攪拌均勻,且於24小時內使用。如遭病童口鼻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漂白水擦拭,可以取20cc市售家庭用漂白水,加入1公升自來水。若玩具材質特殊無法浸泡消毒,可使用日光曝曬法消毒,但需曝曬超過6小時。

     

    環境消毒重點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做重點性消毒。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看更多 

    腸病毒/小兒麻痺也是腸病毒!大人也會得 這4型易引起重症 4重症前兆快送醫
    腸病毒/如何照顧腸病毒患者?別用吸管喝水!這樣吃幫助復原 3營養素很重要
    腸病毒/如何診斷腸病毒?治療方法有哪些?血糖升高可能重症!分期與治療一次看懂
    腸病毒/中醫清熱治腸病毒 甘露飲滋陰涼潤幫黏膜修復 3穴位有助反擊病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亞東紀念醫院簡佳裕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照護篇 】

  • 腸病毒/如何照顧腸病毒患者?別用吸管喝水!這樣吃幫助復原 3營養素很重要

    腸病毒類別很多,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目前只有腸病毒71型有疫苗可以預防。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疾病管制署108年已指定77家腸病毒責任醫院,各縣市都有。

     

    小兒發燒照護注意事項

    ①當體溫高於腋溫>37.5℃或肛溫、額溫、顳溫>38℃時,稱為發燒。

    ②發生寒顫時,應給予保暖或調高室溫,暫勿使用冰枕。

    ③發燒且四肢溫熱時,可給予溫水拭浴或擦澡(水溫2632度)。

    ④流汗時,應減少衣服、被蓋,並將汗液擦乾,且多喝開水。

    ⑤依醫囑體溫達38.5℃以上,開始服用退燒藥物,每次服用需間隔46小時,若病童有熱痙攣病史,宜提早使用口服退燒藥或塞劑,避免因高燒引起熱痙攣。

    ⑥服用退燒藥約30分鐘後才會開始發揮藥效,請每3060分鐘測量體溫,直到恢復正常。

     

    口腔潰瘍照護注意事項

    隨時觀察口腔黏膜變化。進食後、睡前,以軟毛牙刷或以前端包紗布之壓舌板,沾生理食鹽水或煮沸後溫或涼的水,執行口腔清潔,改善牙齦炎及口臭。以漱口杯漱口或喝水,避免使用吸管吸吮而增加口腔疼痛。提供冰涼飲食,如冰淇淋、涼牛奶、優酪乳、涼水、布丁或果凍等,對黏膜會有局部麻痺作用,以利吞食。嘴唇乾燥可給予護唇膏或凡士林擦拭,保持濕潤。採少量多餐,勿強迫進食。若不斷流口水,可用濕紙巾輕輕擦拭,勿用力。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確實執行「濕、搓20秒、沖、捧、擦」五招式,洗手時機為「上廁所後、吃東西前、看病前後、與幼童玩耍前、擤鼻涕後」。幼童易併發嚴重症狀,因此幼童的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幼童。讓病童隔離或避免與家中的其他孩童有親密接觸,以減少傳染機會。

     

    住院靜脈注射及輸液幫浦使用注意事項

    隨時觀察注射部位的肢體末梢循環,正常應該是溫暖呈粉紅色,並保持注射部位乾燥。靜脈注射期間,病童勿站立於床上或高處,避免血液回流阻塞,若管路內血液有回流情況,請先將注射部位放低。移除靜脈注射後,應以棉球加壓13分鐘,直到無出血情形,才可移除棉球。注射部位若有疼痛、發紅、腫脹、潮濕情形,靜脈注射移除之針孔或周圍皮膚有發紅、腫痛、輸液幫浦警報聲響時請立即通知護理人員處理。

     

    這樣吃可減輕不適、幫助復原

    孩子感染腸病毒時,主食類可以用粥品等滑嫩好入口的食材為基底,但必須加料加強營養密度。豬肉、雞肉和牛肉由於肉質纖維較粗不適合,魚、蛋、豆腐等質地軟的優質蛋白質,可適量添加到主食中,足夠的蛋白質有助修補潰瘍,讓口腔水泡傷口復原得更快。

     

    食材要好入口之外,由於病程中發高燒會快速消耗熱量,因此也要注意同時供給高熱量食物,才有體力對抗病毒。在主食之中可添加油脂,煮好之後淋上少許芝麻油、酪梨油或南瓜子油等有香味的油脂,口味以孩子可以接受的為主。

     

    另外,還要注意纖維補充,軟質纖維或水分高的蔬菜較適合,像是胡瓜、地瓜、南瓜、番茄、油蔥、高麗菜較好;至於粗纖維的筍類、花椰菜、地瓜葉、芥蘭,久煮不爛,這時就不適合。

     

    ▲腸病毒飲食建議。 

     

    看更多

    腸病毒/小兒麻痺也是腸病毒!大人也會得 這4型易引起重症 4重症前兆快送醫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這年齡層是高危險群 4招有效滅毒、防感染

    腸病毒/如何診斷腸病毒?治療方法有哪些?血糖升高可能重症!分期與治療一次看懂

    腸病毒/中醫清熱治腸病毒 甘露飲滋陰涼潤幫黏膜修復 3穴位有助反擊病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黃淑惠營養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治療篇 】

  • 腸病毒/如何診斷腸病毒?治療方法有哪些?血糖升高可能重症!分期與治療一次看懂

    腸病毒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多為支持性的症狀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免疫球蛋白是眾多個體血清中提煉而來,理論上應含有部分腸病毒的中和性抗體,所以對於高危險群的病患,及時施打免疫球蛋白,應有部分助益,但效果見仁見智、評價不一。施打與否,通常由主治醫師在判斷病患為高危險群的嬰幼兒、有心臟炎、腦部或重要神經傷害,或是其他重要器官之侵犯,如肝炎與造血系統等情況時,可考慮注射。類固醇製劑一般不建議使用。

     

    對於易引起重症和死亡的腸病毒71型,診斷與治療則有相關指引。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有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與肺出血等表現,這些併發症大多於發病後27天出現,平均為發病後3天,直接致死原因為心臟衰竭。

     

    如何診斷腸病毒71型?

    腸病毒71型感染者大部分實驗室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白血球可能稍微增加。併發重症時血糖常常升高、腦脊髓液可能正常,也可能有蛋白質增加與白血球增加現象。出現重症時,心臟肌肉酵素上升,並可能有肝腎功能異常等多發性器官衰竭表徵。腦部電腦斷層的診斷價值較差,腦部與脊髓的磁振造影檢查則可能在T2加權影像的腦幹、脊髓與其他部位出現高強度訊號。

     

    臨床檢查除例行診療外,應特別注意下列事項:

    ①接觸史和群聚史

    1.家中親密接觸者最近2周所罹患之急性病症。

    2.是否經常性活動於幼兒園及學校等場所,其場所是否有類似病例。

     

    ②現病史

    1.一般性症狀:

    如發燒、活力降低、尿量減少。

     

    2.神經症狀:

    意識狀態異常,如煩躁不安、驚嚇表情、頭痛、嘔吐、頸部僵硬與疼痛、說話不清、幻覺、錯覺。睡眠狀態改變,如嗜睡、睡眠中斷、無法入睡。肢體運動異常,如步態不穩、肢體無力、運動失調、痙攣、肌躍型抽搐。

     

    3.心肺系統症狀:

    呼吸過快、異常呼吸型態、心跳快或過慢、心悸、發紺、手腳冰冷、冒冷汗。

     

    ③身體檢查

    1.口腔潰瘍、牙齦紅腫(若有,則為單純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齦口炎)。

    2.皮疹:是否有丘疹與水泡,特別注意手部、腳部、肘關節、膝關節與臀部。

    3.脈搏測量(至少1分鐘):注意是否有心跳過快、過慢、心律不整的情形。

    4.呼吸測量:呼吸速度和型態、血氧飽和度。

    5.血壓測量:注意選擇合適尺寸的壓脈帶。

    6.意識狀態。

    7.頸部僵硬。

    8.腦膜炎病徵:Brudzinski病徵、Kernig病徵。

    9.神經學檢查:包括瞳孔大小與對光反應、肌力、深部肌腱反射與其他神經反射、顱神經檢查(尤其第 679101112 對顱神經)。

    10.小腦病徵檢查。

     

    ④實驗室檢查與監測

    包括心電圖監測、血液氣體分析、血氧飽和度監測、中心靜脈壓監測、胸部X光、 肌酸磷酸激酶、MB型肌酸磷酸激酶(CK-MB)、心肌鈣蛋白、血糖、電解質。

     

    病毒學檢查:病毒培養或聚合酶鏈反應(喉嚨擦拭檢體、肛門擦拭檢體、糞便、腦脊髓液與其他體液)、血清抗體檢驗。

     

    腦脊髓液檢查、腦部與脊髓磁振造影影像檢查、心臟超音波檢查:需要加護醫療,或有神經系統病徵、交感神經病徵。血壓低下時避免檢查,宜等血壓穩定後再進行。

     

    ▲腸病毒71型重症診斷。

     

    腸病毒71型重症的分期與治療

     

    第一期:一般感染

    臨床表徵:發燒、口腔潰瘍,手足與臀部的丘疹或水泡,口腔潰瘍可出現於整個口腔內部。

     

    治療方式:以症狀治療為主,如退燒、止痛、預防與治療脫水。家屬需觀察重症前驅症狀、隔離病患與其他小孩、謹慎處理分泌物與糞便等。

     

    第二期:腦脊髓炎

    臨床表徵:無菌性腦膜炎、腦幹腦炎、腦脊髓炎等引起之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其中單純的無菌性腦膜炎預後良好,不屬於重症範疇。

     

    治療方式: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在維持基本血壓前提下,以適當的速度適度給予水分,避免在極短時間內給予快速大量靜脈輸液。考慮會診兒童神經科,可視臨床需要進行腦部與脊髓的磁振造影影像檢查,或採集腦脊髓液送驗檢查。腸病毒71型感染不常出現痙攣,若僅出現肌躍型抽搐,不建議使用抗抽搐藥物。如出現血壓升高、需過度換氣治療、昏迷指數低於9分或快速降低中,則進入自主神經失調期,應住進加護病房或立即轉診至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

     

    第三期:自主神經失調

    臨床表徵:出現交感神經病徵、血壓升高、心跳過快或出現肺水腫/肺出血,一般持續不超過1天。重症病患大多無法偵測到高血壓,也可能沒有出現其他特徵,而直接進入心臟衰竭期。肺水腫/肺出血可依胸部X光兩側網狀顆粒的毛玻璃樣變化、咳血、或血性泡沫痰作為診斷參考。

     

    治療方式:病人應於加護病房內照護並密切觀察,部分個案可能於數小時內快速進展至心臟衰竭期。每日水分供應以70%維持量為原則。必須持續監測心臟功能、設置動脈導管監測血壓與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設置中央靜脈導管監測中心靜脈壓,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並注意左心衰竭指標。有高血壓現象時,不建議用β-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降血壓藥物,以免對心臟收縮力產生負面影響。有呼吸窘迫、肺水腫、肺出血、心臟衰竭、意識障礙時,使用氣管插管與呼吸器。若之前未使用過免疫球蛋白,此時可使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果生命徵象不穩,可以考慮通知葉克膜小組開始準備。

     

    第四期:心臟衰竭

    臨床表徵:休克、血壓下降,出現心肺系統病徵。血壓低於同年齡正常值下限時,可認為進入本期。此時,血壓可能急速降低而致死,應特別嚴密監測。

     

    治療方式:強心劑、避免在短時間內給予大量而全速的靜脈輸液、使用呼吸器、給予適度糖分含量的輸液以供給營養。一旦生命徵象穩定後,可開始嘗試管灌飲食。本期有腦血流量減少的可能,可考慮施行經顱骨都卜勒超音波或頸靜脈血氧等監測以提供治療依據。若給予大量強心劑仍然無法維持心輸出量、嚴重的器官組織灌流不足、嚴重呼吸衰竭,可考慮使用葉克膜。

     

    進入心臟衰竭期的病患有高死亡率,可能會留有嚴重後遺症,如肢體麻痺、顱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肺部換氣不足等,且可能反覆肺部感染。依病程須分別進行復健、鼻胃管餵食、氣管切開術及呼吸器輔助、胸腔物理治療等長期照護前準備,並視情形轉送適當機構。

     

    影響預後的因素有哪些?

    腸病毒的感染一般為良性且自限性的,所以無併發症的情形下,預後相當良好。但每年的情況或不同地區的情況都有不同。以下幾點為影響預後的原因:

     

    ①病毒種類或病毒株:某些病毒株或變異株較容易造成嚴重病症,例如歐美地區的腸病毒71型感染主要為神經系統的侵犯,而東南亞地區的腸病毒71型感染則多以輕症的表現。


    ②新生兒被感染的途徑:生產後被環境中的腸病毒感染者,可能會因母體缺乏該種腸病毒型專一性抗體而較易致病。


    ③新生兒期的感染易敗血症,且後遺症較多。


    ④早產兒。

     

    ⑤中樞神經侵犯的病患約有10%左右,會有神經方面的後遺症。

     

    看更多

    腸病毒/小兒麻痺也是腸病毒!大人也會得 這4型易引起重症 4重症前兆快送醫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這年齡層是高危險群 4招有效滅毒、防感染

    腸病毒/如何照顧腸病毒患者?別用吸管喝水!這樣吃幫助復原 3營養素很重要

    腸病毒/中醫清熱治腸病毒 甘露飲滋陰涼潤幫黏膜修復 3穴位有助反擊病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台中榮民總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 中醫篇 】

  • 腸病毒/中醫清熱治腸病毒 甘露飲滋陰涼潤幫黏膜修復 3穴位有助反擊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傳染性強、發病迅速且劇烈,中醫根據其發病特性及症狀,視其為溫病疫癘,發病初期以風熱症狀為主,病位在肺,病程進入中期以濕熱為主,病位從肺熱轉入脾胃濕熱,若快速轉入急重症,則為肺胃熱勢逆傳心包,會出現神經症狀、腦炎症狀、胸腔發炎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腸病毒治療以清熱為主 甘露飲幫助黏膜修復

    中醫溫病的伏邪概念,病邪潛伏於膜原腠理間,正如腸病毒常見潛伏期35天。病雖從口鼻入,但易潛伏於腸胃道壁間伺機傳染,透過糞便傳入環境中。當免疫系統機能低弱時更容易發作。發病初期的風熱症狀在腸病毒中典型常見咽喉腫痛、口腔黏膜潰瘍,伴隨部分發燒,中醫常使用銀翹散、麻杏甘石湯等解表清熱方劑,搭配清肺熱及咽部發炎用藥如板藍根、魚腥草等。

     

    中醫常採用「瀉脾清熱、解毒透疹」的治療原則,初期發燒、咽喉紅痛,選擇銀翹散合麻杏甘石湯;若咽喉腫痛明顯,影響進食吞嚥,可改為普濟消毒飲,配合外用的吹喉散,以有效縮短病程,避免小朋友脫水或營養失衡

     

    有些熱勢更重,會有咽峽部小水泡及潰瘍,稱為泡疹性咽峽炎,用藥會加更多清熱藥輔助,如黃芩、梔子等。若病勢加重再往裡走至脾胃,轉而濕熱重,則要加入袪濕清熱藥物,如甘露消毒丹或龍膽瀉肝湯等,此時手掌、腳掌、手指、腳趾會伴隨小疹及水泡,加上口腔、舌頭破損,就稱為手足口病,適度加入甘露飲等滋陰涼潤藥物,可幫助黏膜修復。

     

    若因腹部悶脹、胃口不佳,則可用藿香正氣散,酌加薏仁、茯苓、桑白皮化水濕,以及銀花、牡丹皮、清血熱。若小朋友原先有癲癇、熱性痙攣病史,甚至處方可提前加入鉤藤、燈心草等清心肝鬱熱,穩定神經系統。

     

    病勢過猛須就醫

    最後,若病勢過猛,直攻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腦部,就會產生四大急重症,包括1.活動力差、嗜睡、意識不清;2.肌躍型抽搐;3.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4.持續嘔吐,這時須轉往大醫院治療。

     

    3穴位提升免疫力

    中醫透過穴位調理身體氣機能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黃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免疫力提升後,外來病毒侵入時,身體可以有效快速對抗反擊。建議可用開四關穴和足三里穴提升免疫力。

     

    四關穴指的是雙側合谷穴和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提升對抗外來病毒能力。而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可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

     

    ▲合谷穴。

     

    ▲太衝穴。

     

    ▲足三里穴。 

     

    腸病毒養生茶飲抗風熱

    以荊芥3g、薄荷3g、金銀花3g、鉤藤3g、茵陳3g、玉竹5g、黃耆5g、甘草2g、蜂蜜1湯匙。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燜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透過茶飲可處理腸病毒引起的風熱、濕熱及肝陽上亢肝風動的症狀。然而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病勢進入體內表現可能不同,建議可以向中醫師諮詢,為個人體質狀態量身訂做調整藥物比例,組成適合個人的茶飲。

     

    看更多

    腸病毒/小兒麻痺也是腸病毒!大人也會得 這4型易引起重症 4重症前兆快送醫
    腸病毒/發病前就會傳染!這年齡層是高危險群 4招有效滅毒、防感染
    腸病毒/如何照顧腸病毒患者?別用吸管喝水!這樣吃幫助復原 3營養素很重要
    腸病毒/如何診斷腸病毒?治療方法有哪些?血糖升高可能重症!分期與治療一次看懂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周宗翰中醫師.奇美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 其他細菌、病毒感染疾病

    大家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