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健康解方1 工時長無法運動

痛點1

工時長無法運動,企業如何幫助員工?專家破解:「小動作」救職場

◎ 撰文/丁彥伶
◎ 諮詢專家/陳秀煕教授.陳俊忠理事長
◎ 主視覺/AI生成示意圖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根據健康2.0「職場健康大調查」發現,職場中有25.4%的上班族因工時太長而沒時間運動,有26.7%的人經常忘記喝水,還有26.4%的人常常三餐不定時。雖然體育署自105年起開辦「運動企業認證」已達10年之久,但至今仍有1/4的勞工面臨運動量不足的問題,該怎麼改善?飲水量不足怎麼辦?

上班族忘記喝水?用AI提醒定時喝水

針對上班族經常忘記喝水的問題,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煕表示,長期缺水不僅會增加結石機率,也容易導致慢性病的發生;台灣結石患者非常多,而且常一再復發,需要好好注意飲水的重要性。

陳秀煕強調,尤其是夏天待在冷氣房裡,更容易導致身體狀況不佳。此外,在高溫環境下若喝水不足,排汗量又多,更容易導致熱傷害等問題。

想改善上班族經常忘記喝水,陳秀煕建議可以開發一套人工智慧提醒系統,類似提醒病人用藥的醫學系統,每隔1小時就發出提示信號,鼓勵上班族和長時間從事非活動性工作的人補充水分。他表示,這是目前在倡導AI人工智慧在正常飲水習慣上的應用,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將其納入健康促進計畫中。 

克服沒時間運動,運動融入工作生活真有幫助

此外,因為工時長、沒時間運動,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台灣健身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陳俊忠表示,在推動勞工運動時確實面臨一些問題。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他們曾經和國民健康署合作,嘗試把運動融入員工的工作和生活中。

第一種方式是鼓勵員工上班時多爬樓梯;第二種方式是在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時,請公司放音樂,邀請勞工一起做身心操。這兩個時段正好是員工最容易疲倦、可能在工作中發生事故的時候,透過職場介入,鼓勵員工適時起來活動筋骨。

另外,針對健檢出現紅字的特殊員工,他們會在一周內的某幾天,特別督促這些員工中午吃健康餐,並上營養課程。在這種鼓勵下,3個月後員工的健檢指數都獲得改善。 

融入日常小動作,讓運動變得簡單

針對勞工運動時間不足、經常久坐引起身體疲勞痠痛的問題,陳俊忠鼓勵企業做一些推廣,例如「聽到電話響時,站起身來接電話」,利用這種將健康促進融入工作生活的方式,可以增加勞工活動量。

過去他們和衛福部前身的衛生署合作,在某些單位中推廣「起身接電話」的模式,後來進行追蹤訪談,有民眾回答感覺接電話的公務人員更加親切有活力,而時任衛生署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站起來接電話讓他們改變了工作心情,變得更有精神,心情也變好。 

職場健康解方1

鼓勵企業推廣,提供員工多元選擇

後來勞動部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合作,設定一些項目讓企業遵循,例如有無推動內部員工運動、或支持運動產業整體規劃方向、制度設計、福利方案、亮點做法、實施成效等,符合條件的可申請勞動部「運動企業」認證,迄今已有728家企業獲得認證,受惠員工總數超過113萬人。

甚至還有企業進一步成為「健康企業」,除了鼓勵員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更積極推動員工參加三鐵等活動。雖然推行了10年,但目前「運動企業認證」只嘉惠113萬人,顯然還是不夠。

陳俊忠說,當年在試驗階段,他就發現這些措施有些盲點,那就是這種行動在公司的內勤人員推行起來很容易,但如果是在有業績壓力的部門,還是會因為員工太忙碌,無法配合許多運動促進的活動,也有些公司為了公司業績,也沒有想要推動的動力。

他認為,一來可以讓企業更有意識,了解推廣職場運動是企業可以盡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強化對表現良好的企業,給予適當獎勵作為企業推動員工健康促進的動力,讓更多企業願意投入。 

沒時間運動?善用居家空間動一動

針對員工業績壓力大、專業團體參與度低的問題,陳俊忠建議,可以鼓勵員工化被動為主動,自己自主在假期間多參與運動。他說,過去大家都認為運動應該是「規律運動」最好是一周運動五天才有效果,但在疫情期間的經驗,加上哈佛大學近年的研究發現,即使平常運動強度不高,假日才有時間運動的「假日運動員」也有健康作用,而且居家運動也有有益健康的效果,所以時間不允許的勞工,假日運動也有幫助。

此外,他建議公司可辦理周末聯誼活動,像是壘球賽、籃球賽等,讓對運動有熱情的員工,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機會,還能增進有志一同的員工彼此情誼。 

職場健康解方1 工時長無法運動

每天忙碌如何增加運動機會?「1祕訣」輕鬆達標

陳俊忠也提醒大家,健康是自己的,公司願意負擔企業責任鼓勵員工運動很好,但如果公司沒有這些鼓勵,自己為了健康也可以自己增加運動機會。

例如平常可以多走路,像他自己在家裡就常主動去倒垃圾,倒垃圾的時候順便看一下手機今天走的步數夠不夠?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每天7000步,如果不夠就趁機補足。倒垃圾時也可邀家人一起去,邊走邊聊天也會變有趣!

目前政府和民間單位已經推動了一些鼓勵運動的計畫,但仍需要持續調整和改進,加入更適合大家的活動,例如現在民間流行超慢跑,在設計活動時可以把新興的運動方式納入設計中。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TVBS數位事業部
TVBS節目部

全台第一健康資訊平台|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