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飲食清淡、不菸不酒竟罹腸癌!醫曝2症狀非腸胃不適 晚期腸癌這樣治療延長壽命40個月
63歲的郭先生,平時早睡早起、飲食清淡,也不菸不酒;不料,去年初公司健檢,肝臟超音波揪出一塊陰影,進一步檢查竟是晚期大腸直腸癌,且已出現肝轉移。
經醫師詳細問診,原來郭先生早有長期輕微腹瀉、糞便細軟的症狀,並非腸胃不適;進一步詢問家族史,其1家9口就有4人罹患癌症,分別是媽媽罹患肺癌、大哥腦瘤、妹妹乳癌,另外,外公與外婆也曾受癌症折磨。
2成國人大腸癌 確診已第4期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指出,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超過1萬6000名病患,相當於每30分鐘就有1人確診;其中,約有2成大腸癌病患確診時,已是第4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5年存活率僅13%。
看更多:每天18人死於大腸癌!台大醫師曝5好習慣降大腸癌風險 4種蔬果要多吃
根據研究顯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中,RAS基因無變異者高達6成。高雄醫學大學附屬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表示,國際治療指引建議,轉移性腸癌RAS基因無變異者,優先考慮化療合併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健保給付RAS基因檢測 精準治療大腸癌
王照元指出,今年6月開始,健保給付RAS基因檢測,幫助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更精準用藥。根據該院歷經6年的研究發現,173位轉移性腸癌RAS基因無變異者,一線接受化療併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組,中位存活期長達40個月,比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組,整體存活延長10個月。
研究顯示,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效果,左右側大腸無異,打破過往「左大腸優先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右大腸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用藥習慣。
看更多:男星43歲大腸癌逝世!大便有血要注意!醫師教1招「準確症狀」判斷大腸癌
▲醫師呼籲,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可先RAS基因檢測,幫助精準用藥治療。
轉移性腸癌 先藥物治療縮小腫瘤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表示,大腸直腸癌轉移部位以肝臟占4成為最高,當腸癌腫瘤轉移至肝臟,若無法直接以手術根除性治療,則必須先使用精準有效的標靶藥物及化療,可轉變成能夠進行根除性手術。
梁逸歆指出,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將近1萬3000名的轉移性腸癌病患,初期治療併用化療及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可顯著縮小腫瘤,相較於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者,可增加將近多1成的手術機率,也更延長平均存活時間。
先藥物、後手術 癌症穩定控制
上述罹患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病友郭先生,先接受藥物治療縮小腫瘤,再進行腸病灶切除手術,術後回診時經斷層掃瞄檢查,發現手術相當成功,且肝腫瘤僅剩下一顆鈣化的小點,目前穩定控制中。
◎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楊純豪理事長‧王照元教授‧梁逸歆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