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醫奉獎/翻山越嶺支援山區醫療26年!戴嘉言秉持「行善」初衷 成為偏鄉肝臟守護者
蜿蜒山路、懸崖峭壁,來回車程超過3小時,只為了拯救無數為肝病所苦的病患,戴嘉言醫師投入山地偏鄉醫療逾26年,即使已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仍不畏辛苦前進山區,只求盡一己之力彌補山區居民醫療權的不平等,將行善救人的理念傳承予後輩,獲頒第33屆個人醫療奉獻獎殊榮。
桃源區成為全台第一個C肝根除之地
師承第23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同時也是南部肝病研究先驅的張文宇醫師,戴嘉言早在醫學生時代就跟著老師一起走進偏鄉,也是在當時看到當地居民對醫療的迫切需求,尤其有許多偏鄉地區C型肝炎盛行,但這些原住民卻因為醫療資源缺乏,罹患肝病,甚至因病而亡,戴嘉言說,「因為看見他們的需要,所以一支援就好幾年,甚至有好幾次過年都在山上過。」
看更多:第33屆醫奉獎/佛心掛號費20元!謝宏榮守護七股38載 不捨「高齡之鄉」頂風雨穿梭西濱
戴嘉言致力於C型肝炎及B型肝炎根除,因此服務地多為C肝盛行區。不過想要抓出C肝卻一點也不容易,由於偏鄉就業少,大部分居民到外地工作,這也成了篩檢C肝最困難的地方,因為不在戶籍地,篩檢不了,只好趁著婚禮或其他部落的重大慶典,民眾返鄉時進行篩檢,就是為了不放過任何一位潛在病人。
不過辛苦是有回報的,高雄桃源鄉曾是C肝高盛行區,但在戴嘉言及桃源區衛生所人員的努力下,已達到篩檢率90%、治癒率80%的滅絕標準。戴嘉言說,「當時帶著藥品及篩檢工具展開檢查,可是有些居民卻因為要工作、種田沒辦法來,所以我們乾脆直接到田裡、家中抽血,沒想到篩了1千多位民眾,幾乎百分之百有C型肝炎。」後來戴嘉言再幫忙爭取經費,讓居民免費服藥治療,桃源區成為了全台灣第一個可以宣布C肝根除的地方。
看更多:第33屆醫奉獎/林逸民:「不想對台灣沒貢獻」發明水晶體、引進雷射 奠定台灣眼科治療基礎
▲戴嘉言和病人相處猶如老朋友。
翻山越嶺26年只為彌補偏鄉居民的醫療權不平等
只是偏鄉支援也不是一路順暢,對戴嘉言而言,山區醫療最大的困難就是需要克服交通等問題,車程漫長是一回事,但山路崎嶇也更增加了不便性,甚至有好幾次都為了幫人看病而在山路發生車禍。
戴嘉言回憶,有一次開車上山看診,明明快到目的地,結果一不小心打滑,左側兩個輪胎翻到山溝裡,幸好警察突然騎著摩托車出現,趕緊請警察幫忙載送至診所,「車子不用管了,病人在等,得快點去幫病人看病。」還有一次,看診看太晚,趕著下山搭飛機參加醫學研討會,結果遇到風災,前路被大水沖塌,車子改繞其他山路,卻在半路撞到窟窿,機油漏光光。戴嘉言偏鄉支援的深刻經歷猶如電影情節,說也說不完。
偏鄉醫療支援26年的戴嘉言分享,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是曾診斷出一位年紀很大的肝癌患者,病人對疾病的概念是「生病是上天在懲罰」,因此就算是很容易根治的肝癌,卻無論如何都不願意下山治療,後來在戴嘉言堅持不懈的拜訪勸說之下,病人才願意走出家門看醫生。還有一次是病人胰臟發現腫瘤,明明癌細胞已經吃很深了,但就是因為在山區就醫麻煩,也不願意看診,後來戴嘉言乾脆等到下診,直接開車載病人到高醫急診治療。
戴嘉言自學生時代心中就已種下關懷偏鄉的種子,正式成為醫生後亦繼續投入,至今已超過20餘載,戴嘉言說,從醫多年來始終沒有忘掉「行善」初衷,之後也身體力行走入深山,將都市人隨手可得的「醫療」送入偏鄉,繼續守護山區人民的肝臟,並培育下一代人才,傳承偏鄉服務的精神。
看更多:第33屆醫奉獎/「現代南丁格爾」賴春美用愛守護花蓮29年,揪出學童、家長頭蝨 撐起部落健康一片天
◎ 圖片來源/戴嘉言提供
◎ 諮詢專家/戴嘉言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