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應該躺著養病?癌症治療要做「1件事」降低復發、增加生存時間
生病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要多躺、多休息,不過癌症患者躺著養病反而可能養出病來!美國註冊營養師、擁有10年中美臨床營養工作經驗的孫凌霞表示,癌症患者反而要多運動,才能幫助術後康復、降低復發。以下是她的分享。
術後躺著不動容易增加肺部感染
說到運動,不少患者都很納悶,都生病了,難道不應該多躺著養病嗎?更何況治療那麼辛苦了,哪還有力氣運動呢?其實不然,躺著養病,其實不是養好了病,而是養出了病。手術之後總躺著不活動,容易增加肺部感染、褥瘡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不運動,還會增加肌肉的流失,肌肉量下降,導致營養狀況下降,藥物毒副作用增加,影響治療和康復。不活動,總是躺著或坐著,還容易導致便祕。
運動提高生活品質、降低復發和死亡
在癌症治療期間,運動能幫助術後康復,有效防止肌肉組織的衰減,減少骨質流失,緩解疾病和治療期間的疲乏。癌症患者治療之後,運動能提高生活品質、降低復發風險和死亡率。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癌的患者,治療結束以後,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有助於增加生存時間,提高生活品質,並且預防癌症復發。
癌症患者治療之後,患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運動能幫助調節血糖、激素,控制體重,預防這些疾病。
看更多:糖尿病可以活多久?糖尿病要挑醫院嗎?健保數據大公開!權威醫揭糖友長壽祕訣
該如何開始運動?
1.導正心態
- 運動在治療和康復期間都是安全的,也是應該力所能及地去努力實踐的。
- 運動就是活動起來,只要動起來就比坐著或者躺著好,不是立即就要上球場揮汗如雨;減少靜坐時間,走路也有幫助。
2.循序漸進
- 治療期間,患者一般比較勞累或者虛弱,力所能及地活動就好。例如,躺著的患者,可以坐起來,活動上肢、伸伸腿;能下床的患者,多走動,不要靜坐在床上。
- 進一步的話,可以加入力量訓練,負重和力量訓練有助於保持肌肉、增強骨骼健康,如舉啞鈴、下蹲等。
- 待身體的狀況好一些了,可以慢慢增加運動量,目標是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中等強度的運動,會有如下感受:
運動過程中呼吸加快,但不會呼吸困難。
運動10分鐘以後會有輕微流汗。
運動過程中可以交談,但是無法唱歌。例如:走路、騎腳踏車、家事、游泳、跳舞。
劇烈強度的運動,會有如下感受:
運動過程中呼吸加快、加深。
運動幾分鐘以後就會流汗。
運動過程中只能說幾個詞,如果不停下來呼吸,是無法說連貫的句子的。例如:跑步、快速游泳、快速騎車、有氧操、踢足球、打籃球等。
看更多:志祺七七曾體重破百靠這樣做瘦到65公斤!醫教降體脂、內臟脂肪妙招
3.選擇適合的運動
根據自己的體力由少到多,由舒緩到劇烈,瑜伽、太極這種舒緩的運動非常適合患者。彈力帶是很不錯的工具,就算是臥床,也可以用手拉拉彈力帶,或者用腿蹬彈力帶,有助於增加肌肉力量。
4.團隊互助
家屬和患者一起活動起來,飯後全家一起散步,既做了運動又有利於家庭關係。在家一起跳有氧操、打太極。病友運動小分隊,打卡群組,大家一起來有助於堅持,也可以分享心得,尋找運動搭檔。
看更多:聽這首曲子智商加5分!喝這碗湯更養腦 腦力開發、提高智商快學
5.注意事項
- 重度貧血患者不建議做劇烈運動,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好了再進行劇烈運動。日常輕體力活動是沒有問題的,如伸展、散步等。
- 免疫抑制期間,不建議到公共健身房運動,可以在家鍛鍊,等血液檢查恢復正常以後再去。
- 放療患者不建議到公共泳池游泳,水裡的氯可能會刺激接受過放療的皮膚。
- 積極尋找專業人員(如復健科醫生、物理治療師等)的幫助,制定符合自己的運動計劃,來幫助治療的順利進行和康復。
看更多:生病吃什麼?怎麼吃才夠營養?營養師教粥、湯、大雜燴 這樣做營養翻倍
◎ 本文摘自/《癌症患者怎麼吃?營養抗癌,每一口都是康復的力量:從特殊營養管理到日常生活調整,針對不同癌種,制定專屬康復計畫》孫凌霞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