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這族群」恐是蕁麻疹高發群!中醫教你按摩4穴位舒緩搔癢不適

梁萱琪 整理 2024/09/13 12:5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曾受到「蕁麻疹」困擾,尤其以4060歲的女性最常發生。蕁麻疹的發作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突如其來的劇烈癢感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但可以透過中醫的辨證論治,針對不同證型給予適當的治療,並搭配穴位按摩及生活調理,有助於緩解蕁麻疹症狀。

 

蕁麻疹可用周期來分 周期越長越難找病因

中醫師吳宛玟指出,蕁麻疹的常見臨床表現為身上皮膚出現淡紅色、輕微鼓起的塊狀浮腫,通常伴隨強烈癢感,這些浮腫可能在數小時後消失,但也可能在不同區域出現新的皮膚病灶,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眼睛周圍及嘴唇腫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蕁麻疹可依發作時間長短區分病程,小於六周的急性蕁麻疹通常可找出明確過敏原,例如吃到蝦子或不新鮮海鮮,只要避開自身過敏原,症狀即可逐漸緩解。而大於六周的慢性蕁麻疹則不太容易找出病因,症狀常反覆發作,嚴重困擾患者。

看更多:慢性發炎會害尿道炎及糖尿病!這些症狀中3個=身體正在慢性發炎

 

患者記下發作症狀 有助醫師調整治療

吳宛玟建議,患者可拍照記錄發作時的狀況,並注意發作持續時間、頻率、可能的誘發因子(如冷熱、食物、動植物等)、藥物史及旅遊接觸史等。也可每日記錄膨疹數量與搔癢程度,圈選嚴重程度,與醫師討論發病狀況和頻率,有助於醫師調整治療方式。

看更多:這種人別喝牛奶!當心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嚴重恐沒命

 

中醫辨證論治蕁麻疹分4

吳宛玟表示,中醫將蕁麻疹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1.風熱/血熱型

疹塊色鮮紅而灼熱,伴劇烈癢感,運動流汗或洗熱水澡後加重。治療以祛風、清熱、涼血為主,如消風散、銀翹散加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風寒/血瘀型

疹塊色暗紅而淡,吹冷風或寒冷時加重。治療以疏風、散寒、化瘀為主,如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

 

3.腸胃濕熱型

疹塊紅腫有癢感,平時喜喝冷飲、飲食口味較重,常伴腹痛、排便不暢。治療以清熱、健脾、化濕為主,如防風通聖散加減。

 

4.表衛不固、氣血虧虛型

多見於體質虛弱或慢性病患者,蕁麻疹反覆發作,勞累、壓力大、睡眠不足時加重。治療以固表、益氣、養血為主,如玉屏風散、八珍湯加減。

看更多:吃鐵劑會皮膚暗沉!4食物當心皮膚過敏 濕疹、蕁麻疹發作

 

4穴位按摩可舒緩不適

除了中藥治療,吳宛玟醫師也推薦幾個穴位按摩方法,可幫助舒緩蕁麻疹引起的不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風市穴

風市穴位於站立時雙手自然下垂於大腿外側,中指尖碰到的部位即是。可用雙手握拳敲打或指腹揉按,具疏散風邪、舒筋活絡功效。

 

 

●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手肘彎曲,距肘窩橫紋外側約一拇指寬處。按壓有痠脹感,可疏風清熱涼血,緩解皮膚不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血海穴

血海穴位於彎曲膝蓋,手掌放在膝蓋處,拇指張開約45度,拇指尖位於膝內側處。用拇指揉按可幫助血液循環,活血化瘀。

 

 

●百蟲窩穴

百蟲窩穴位於在血海穴上約一拇指寬處,為經外奇穴。按壓此穴具有祛風止癢功效。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吳宛玟中醫師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