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飽就心悸、胸悶? 中醫師教3招預防胃心症

過年過節常常飲食上跟原來生活作息有差異,加上美食當前時令人難以控制口慾,不小心吃得太撐,常會令人有種心律失常、心悸的感覺,加上熬夜睡眠不足會造成自律神經系統失衡,提高心律不整的可能性,中醫師提醒三招可預防這類胃心病來攪局。
示意圖/TVBS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很多人常常是只要一到連假熬夜或是吃太飽腸胃脹氣時,常感覺胸悶,心臟不舒服的現象,且偶有不規則跳動的情況,嚴重時還常伴隨眩暈的形況,但心臟檢查沒問題,其實根源在於腸胃,尤其是年節時暴飲暴食後,非常容易發生。
因此,他提出以下3招教民眾防胃心症:
第一招:餐餐八分飽
經常吃太飽其實對心臟的衝擊很大,吃飽後出現心悸、胸悶、心臟不舒服的感覺,是因為胃部的消化功能不好,飲食後胃脹氣,將橫膈往上頂,限縮了肺部呼吸擴張的空間,從而導致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所以產氣的食物如豆類、包心菜、洋蔥、花椰菜、高麗菜、馬鈴薯、地瓜、芋頭、玉米、香蕉、麵包、柑橘類水果、柚子、甜點都要適量而為。
第二招:熬夜盡量少
為改善心肺循環,防止胃心症候群發作,必須充分睡眠,才能消除身體的疲勞,睡眠不僅能讓身心休息,也可讓腸胃消化機能穩定。一般來說,每天需要7~8小時的睡眠,而為了善待心臟,也請努力維持睡眠的品質與效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第三招:口味剛剛好
許多人心悸胸悶腹脹,是因為調味過度、或是烤辣炸等刺激性食物攝取過多所致,因此,減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巧妙減鹽,不僅料理的調味要淡一些,醃製食品、滷菜、火腿等鹽分較多的加工食品也要適量。飲食偏重口味的人只要習慣,就能享受食材原本的味道,也可健健康康過個好年。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林芳郁失智,林靜芸曝1件事是關鍵!幫他動手術崩潰大哭
2025-06-20 11:21:00

林芳郁失智5年!2招「判斷早期跡象」最佳照顧技巧曝
2025-06-20 12:32:00

林芳郁罹失智症 哈佛專家示警4大傷腦行為,睡眠不足、久坐和壓力最傷
2025-06-20 14:27:00

名醫林芳郁失智症夜走30公里!「防遊走變走失」有技巧
2025-06-19 14:28:00

指甲有黑線恐是癌?醫師解答:「1種情況」才要擔心
2025-06-20 11:34:00

10大傷腎喝水習慣!運動後、晚餐後大量喝水超危險 晨起要喝這杯水
2025-06-20 11:01:00
人氣排行榜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