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幫忙,機車車禍膝關節骨折腳變形重生!長庚和台科大團隊合作搶救變形腳
台灣人愛騎摩托車,膝蓋就頂在身體前面,搶快或是不慎擦撞,第一個受傷的就是膝蓋!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骨科教授詹益聖指出,該院每年約收治120例脛骨平台骨折的病人,因為此處關節並非平面,骨折後修補不易,患者常會留下變形、跛行等後遺症。該院利用3D列印技術,讓患者脛骨平台完整修復,有患者治療後終於能繼續打籃球、馬拉松慢跑運動!
台灣機車密度全球最高,台灣人超愛騎機車,但是趕時間搶快,或遇到他人違規,都很容易受到傷害。而騎機車受傷,首當其衝的就是擋在最前面的膝蓋。35歲的李先生就是騎車上班途中發生嚴重車禍,導致右膝膝關節粉碎性脛骨平台骨折合併韌帶等軟組織嚴重受損。
看更多:3D列印技術搶救顏面!男大生以為只是擦傷驚爆眼骨骨折移位 長庚客製化顏面骨板恢復帥臉
35歲李先生車禍膝關節嚴重骨折,被4家醫院「退票」
由於李先生膝關節面嚴重骨折,輾轉到4家醫院診治,都被判定為「非常嚴重關節面骨折,不建議手術,待日後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來經友人打聽轉介到詹益聖教授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合併微創精準膝關節鏡復位手術處理,治療後李先生已經重新活躍於運動場上。
30歲陳先生車禍術後腳變形1年,長庚搶救成功
30歲的陳先生也是騎車車禍導致左膝膝關節粉碎性脛骨平台骨折,於他院接受傳統開放式骨折復位鋼板固定術。術後1年左膝變形、彎曲不良、跛行且疼痛不已。也是轉到詹益聖團隊治療,經微創膝關節鏡合併3D列印精準切骨導引矯正手術,陳先生終於可正常上班,經歷1年多膝蓋變形痛苦的他,還能重拾最愛的長跑運動,特別感到珍惜。
詹益聖說,膝關節是由上方的大腿骨也就是「股骨」,和下方的小腿骨即「脛骨」所構成,而脛骨平台就是脛骨接到股骨端的關節平面。他說明,脛骨平台骨折被稱為交通機車事故中最棘手的膝關節骨折創傷。這是因為車禍時膝蓋承受劇烈撞擊,常導致其膝關節脛骨平台面粉碎性骨折、移位並合併軟組織受損。
傳統開刀修補手術發生併發症或腳變形率高達50%
傳統手術治療下,因為脛骨平台並非平面,撞擊碎裂後也很難精準將陷落的關節面完整復位,而脛骨骨折有72%合併嚴重軟組織損傷,手術也難以處理,因此手術時通常要把開口切大以利進行手術,也經常發生骨折復位治療不完全,進而產生感染、變形、關節炎等嚴重併發症,文獻報告發生併發症或變形的機率高達50%。
詹益聖團隊發展出「膝關節鏡輔助脛骨平台骨折精準微創復位手術」,他表示,會產生併發症的病人,大多是初次手術時骨折復位不完全、固定方式不恰當而導致畸形癒合,所以常常合併有巨大的骨缺損、膝關節內或外翻變形及膝關節不穩定,需要再次進行手術。
發生併發症的患者,第二次手術會更困難,因為醫師要在已經癒合的骨折中找出畸形的位置,就像重新把長好的部位打斷、移除,重新將骨折復位到正確的關節面再加以內固定。
看更多:七旬金馬導演愛踢足球膝受傷!這樣治療傷口小、恢復快 隔天可下床出院
長庚和台科大高速3D列印研究中心合作 3D列印導引板助手術順利
為克服這個難題,詹益聖與台灣科技大學高速3D列印研究中心林上智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團隊先提供手術前、中與後期的精準定位與導引評估。手術時則以膝關節鏡將關節內的骨折復位,並透過殘留於體內的骨板骨釘影像輪廓,建構3D列印的手術導引板,解決脛骨平台骨折不癒合翻修手術高困難度問題,並同時治療軟組織損傷。病人滿意度9成以上,術後感染率3.3%,較傳統開放式骨折復位手術降低5到7成。
▲詹益聖副院長說明「膝關節鏡輔助脛骨平台骨折精準微創復位手術」的過程。
詹益聖說,這項技術取得2021年國家新創獎與2022年國家新創精進獎,也獲得2022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殊榮和台灣專利,且有廠商技轉成功。目前臨床造福7位病人,病人術後皆即可下床行走與膝關節彎曲,使用柺杖保護2至3個月、追蹤至少2年以上,病人皆能重返工作、滿意度極高。
▲長庚和台科大的「微創精準膝關節鏡手術」與3D列印技術合作的技術獲得國家新創獎和精進獎,以及2022年SNQ國家品質標章。圖左起陳品元部長、詹益聖副院長、賴旗俊院長。
他也提醒,外傷後若膝關節出現疼痛、腫脹、變形,甚至走路困難,經過2周休息仍未改善時,就應警覺可能有問題,趕快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粉碎性膝關節脛骨平台骨折也能重返亮麗人生。
看更多:騎腳踏車發生車禍,72歲翁髖骨碎好幾塊 360度3D立體定位重組回來
◎ 圖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