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陳美妤 整理
媽媽手治療方法有哪些?媽媽手是一種難以治癒的肌腱炎。媽媽手多久會好?《健康2.0》解析媽媽手原因、症狀及治療和舒緩方法懶人包,幫助你加速康復。
造成媽媽手原因有哪些?「媽媽手」是一種慢性肌腱炎,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根據台大醫院醫師賴彥廷指出,媽媽手多見於30至50歲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6倍,常與不當用力或過度重複動作有關,如洗衣、扭毛巾等。而新手媽媽因懷孕後期賀爾蒙變化,滑囊易發炎,抱嬰兒時手腕過度彎曲或大拇指外展便易患上此症。
媽媽手主要症狀是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甚至無法使力。而疼痛可分為3階段:
懷疑自己有媽媽手?媽媽手治療之前,可使用下圖的芬可斯坦測驗(Finkelstein-Test)。相當簡單,將大拇指包在四指內,然後拉動手腕向下旋轉。若是大拇指根部很疼痛是媽媽手的機率就很高!(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問題,例如:拇指根部關節炎、舟狀骨骨折等等)
若要詳細診斷媽媽手,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建議可以用超音波檢查,看看滑囊旁邊是不是腫起來形成積水,甚至腱鞘囊腫等;有時候也會看到肌腱整個腫起來而類似退化的形式。
▲ 媽媽手超音波影像。
然而不是只有媽媽會得到媽媽手,如果是爸爸抱小孩,也是會得媽媽手的!不過通常爸爸的手臂肌肉比較強壯,而不會像媽媽那麼嚴重。
媽媽手多久才會好?侯鐘堡表示,根據統計,媽媽手平均要1~3個月才會痊癒,明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肌腱炎,卻很難好,而且還因反覆摩擦導致骨頭增生腫起來。
媽媽手可以看復健科或骨科。這兩個科別的醫師能夠評估你的症狀,進行診斷,並提供合適的治療建議。如果症狀較輕,復健科醫師通常會建議進行物理治療和護具佩戴;如果症狀較重,骨科醫師可能會考慮其他治療選項,如藥物注射或手術。
媽媽手按哪裡能舒緩?從中醫角度可透過按摩手部的曲池穴、手三里穴,可以舒緩手部痠痛不適感。穴位按摩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壓住穴位,然後以畫圓的方式按壓10秒,接著放鬆,再按壓另一個穴位。
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回應,媽媽手如果不治療也可能會好,前提是要改變造成傷害的壞習慣,而自然修復可能花上幾個月甚至到1年,如果疼痛已經影響生活品質,建議跟復健科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法。
烏日林新醫院建議,在受傷後的前48小時內,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以減輕腫脹和疼痛。每次冰敷持續20至30分鐘,每天進行3至5次。過了急性期48小時後,可改為局部熱敷,幫助加速康復。
有些媽媽手特別嚴重,甚至會有拇指、食指麻木,或抽痛。摸到或壓到手腕的某個點,會有像電到的感覺傳到手指頭。這種患者甚至打類固醇也很難好,原因在於手臂的神經被其他組織壓迫套住了,這條神經稱為淺橈神經(Superficial radial nerve)。病況千變萬化,若是一直搞不好,還是找專業醫療院所檢查吧!
4招媽媽手緩解運動,立即看影片:
◎ 圖片來源/侯鐘堡.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侯鐘堡.陳渝仁.烏日林新醫院.台大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知道了」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