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6大致癌物最可怕!揭密癌症產生原因 2關鍵讓細胞癌化

6大致癌物最可怕!揭密癌症產生原因 2關鍵讓細胞癌變

郭庚儒 整理 2023/10/02 14:5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幾乎任何形式的細胞或DNA損壞都可能引起癌症,包括化學物質、輻射及病毒,但只有在極其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引起癌症,必須同時滿足2個條件:亞致死性、慢性。

 

細胞損傷可能癌變

為了引起癌症,細胞的損傷不能太多或太少,過度傷害只會殺死所有細胞,沒有機會引起癌症。因此,死去的人不會得癌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然而,細胞損傷過少只需要通過正常的DNA修復機制來修復,免疫系統會追蹤偶發的癌細胞,一切恢復正常;而癌變則位於其中,就像一個剛錯過了火車的人,對於一個來說太晚,對於下一個來說太早。

 

在生死之間的這個灰色區域,受損細胞試圖生存,但確保合作的正常結構已不再起作用。癌症就在這場生存之爭中誕生。

 

慢性細胞損傷 可能致癌

慢性是致癌物的第2個關鍵特性。與慢性低劑量輻射相比,單次大劑量輻射的致癌作用遠遠不及後者,日本原子彈爆炸所造成的輻射降落物產生的癌症遠遠少於最初預期。

 

單次大量吸菸的致癌作用也遠遠不及慢性吸菸;引起單次大量肝損傷的A型肝炎病毒,比引起的慢性低劑量肝損傷的B型或C型肝炎病毒,相較而言,更少引起肝癌;單次嚴重胃部感染不會致癌,但與幽門螺旋桿菌的慢性低劑量感染卻會。

 

癌症是「不癒合的傷口」

慢性亞致死損傷會啟動細胞修復機制,刺激細胞更新及分裂。傷口癒合及癌症之間唯一的主要區別在於,當傷口癒合時,細胞生長最終停止;但癌症則不是這樣。這種明顯的相似性使一些研究人員將癌症稱為「不癒合的傷口」。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某些細胞特性(如生長和不死性)具有高度的優勢。致癌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中的基因突變,如mycPTENsrc,允許增加生長及複製(不死性),在慢性傷口癒合中非常有益,因此會緩慢累積。

 

這可能形成早期惡性病變,例如,大腸息肉或宮頸癌中的異型增生。慢性、亞致死的損傷提供了時間及持續的選擇壓力,這是癌症轉化所需的。

 

致癌是一個進化過程,因此需要時間。一次急性傷害無法施加連續的選擇壓力來引起癌症,是長期的化學物質暴露、長期的輻射暴露或長期的感染會導致癌症。

 

癌症也不傾向於全有或全無的情況,當生長及複製的選擇壓力消失時,癌症風險也會減少。例如,戒菸可以在20年後,將肺癌的過度風險降低近75%。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這習慣肺炎死亡增2倍!1招逆轉受損的肺、恢復肺功能

 

慢性亞致死細胞損傷 最終導致癌症

幾乎任何慢性的亞致命傷害都可能導致癌症。最清楚地說明了這原則的情況之一是巴瑞特氏食道,這通常是由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或俗稱為心口灼熱,通常胃酸停留在胃中,不會倒流到食道中,胃的內膜是設計用來承受產生的強酸,但食道的內膜細胞並非如此。

 

當胃酸向上逆流時,會損傷食道內膜,導致心口灼熱的疼痛;作為回應,食道內膜細胞發生改變,更接近胃及腸的內膜結構,這個過程稱為化生。

 

巴瑞特氏食道通常被認為是癌症的前驅,且近幾十年來一直在增加,轉變為食道癌的年發生率約為0.3%,比正常情況高出約5倍,胃食道逆流及巴瑞特氏食道最重要的風險因素是肥胖。

看更多:不菸酒,首次胃鏡就發現食道癌!他食道布滿「鮭魚斑」竟是1情況造成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在這種情況下,致癌物質是胃酸,這是一種完全正常的物質,但要放在正確的位置。胃酸在胃中是可以的,胃酸在食道中是不好的,因為慢性亞致死細胞損傷,最終導致癌症。

 

所有已知的致癌物質,如煙霧、石棉、煤煙、輻射、幽門螺旋桿菌及病毒,都是慢性的亞致死刺激因素。

看更多:3件花生粉檢出致癌物!堅果怎麼保存?這樣做不容易受潮、發黴

 

◎ 本文摘自/《癌症大解密:癌症不僅是種子問題,更是土壤問題。細胞突變與環境互動是導致惡性腫瘤的關鍵!》傑森.方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