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會致癌?最新研究報告出爐 醫:抽電子菸更容易接觸紙菸
電子菸會不會致癌?對人體有沒有危害?美國最新動物實驗證實,電子菸暴露會產生心肺及膀胱DNA損傷,造成肺癌、膀胱尿路上皮增生癌前病變。
示意圖/TVBS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美國49州已有1299起肺部疾病疑似案例與使用電子菸產品有關,以及發生26起死亡案例。
延伸閱讀:電子煙比香菸更毒!她先生抽電子煙才57歲肺炎死亡
陽明大學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湘翠指出,根據美國紐約大學電子菸危害動物實驗結果顯示,為期12周的電子菸暴露下,小鼠會產生心臟、肺臟及膀胱的DNA損傷;而在為期54周的電子菸暴露研究更發現,小鼠會產生肺癌、膀胱尿路上皮增生的癌前病變。
延伸閱讀:電子菸=健康救星?其實它和香菸一樣傷「心」
電子菸對人體有危害嗎?
王湘翠說明,目前評估電子菸安全性有4大困難:
●目前電子菸的研究成果,無法實際應用在人類生活上。
●市面上電子菸產品種類太複雜,無法全面評估安全性。
●目前都是電子菸的短期研究,缺乏長期暴露實驗。
●部分的研究可能具有利益衝突。
不過,王湘翠強調,電子菸確實對於人體造成危害,與傳統香菸相同,都會導致成癮性,以及心肺、膀胱的病變。另外,電子菸使用者會出現急性肺損傷,是傳統紙菸者所沒有的,推測原因可能是與電子菸使用的大麻素煙油,或是尼古丁、維生素E醋酸脂等化學物質有關。
電子菸無法幫助戒菸 更容易抽紙菸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志冠指出,根據調查顯示,電子菸使用者以年輕患者居多,高達7成是男性,約8成年齡在35歲以下。
研究更發現,使用電子菸與抽菸族群下降並無相關性,且對尼古丁的依賴會擴大,在接觸電子菸後,更容易接觸紙菸,未來6個月抽菸機率高達30.7%,多數使用電子菸者仍同時吸菸。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民眾應停止使用電子菸類型產品,若有發現咳嗽,呼吸急促或胸痛,或是噁心,嘔吐或腹瀉、疲勞,發燒或體重減輕,最好盡速就醫。
在台灣,電子菸現屬《藥事法》規範下,如含有尼古丁或其他藥品成分以藥品列管,需進行查驗登記,亦不得宣稱可減少菸癮、減輕戒斷症狀等醫療效能;未包含毒品或尼古丁,電子菸仍受《菸害防制法》管制,不得販售。
◎ 編輯/郭庚儒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