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骨折後吃什麼?補充7大營養素

健康2﹒0 報導 2017/08/31 15: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常見6、70歲老年人及停經後的女性、中風患者,由於身體骨骼再生能力老化、骨質加速流失,造成骨骼結構空洞、脆弱,較容易有骨質疏鬆症問題。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洪碩穗指出指出,這些族群一旦摔倒,很容易造成手腕的橈骨、脊椎的胸椎、腰椎,以及髖關節的股骨頸、股骨轉子間骨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指出,骨折癒合期間應均衡飲食,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含糖飲料,以及抽菸、飲酒,以免刺激發炎反應、影響血液循環,而發生延遲癒合。她建議補充7大營養素,有助加速骨折癒合,並且減少發炎腫脹的疼痛不適感。

 

維生素C 加速傷口癒合
骨折後2至3天,骨折部位會形成膠原蛋白,需要大量的膠原蛋白,維生素C能夠加速傷口及骨折癒合,促進形成膠原蛋白,幫助組織修復及骨再塑,促進血管增生,供給骨折部位營養,每日攝取建議量500毫克,以水果及生菜為主要來源,例如柑橘類、芭樂、草莓、木瓜。

 

維生素D 增加骨骼強度
增強骨強度、幫助鈣質吸收,增強肌力及平衡減少跌倒風險,減少骨鬆或骨折約20%,確保骨骼進行正常更新及礦化,每日攝取建議量800國際單位,可多吃鮭魚、鯖魚,以及適度曬太陽。

 

維生素K 促進骨鈣蛋白
促進骨鈣蛋白幫助骨生長,每日攝取建議量800國際單位,腸內菌製造可滿足需要量的一半,深綠色蔬菜、花椰菜富含維生素K。

 

槲皮素 調節免疫力
一種類黃酮類抗氧化劑,具有高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能夠調節免疫力、強化膠原蛋白形成,建議蘋果連皮吃即可攝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蛋白質 幫助修補組織
幫助建造修補組織,可從豆魚肉蛋奶類食物中攝取,避免油炸烹調方式,每日建議量為(每公斤體重×1.36)克,平常不太愛吃蛋白質食物的人,骨折復原階段要多吃一手掌心大小的肉類,愛吃肉的人維持正常攝取,過量反而會造成鈣質流失。

 

鈣 建造新骨的養分
骨折3至4星期後,骨痂組織繼續成長成為軟骨及日漸堅硬的纖維結締組織,以連結骨折碎片,同時儲積鈣、磷等礦物質,進行軟骨內骨化過程,形成堅硬的新骨。成人骨折部位礦化過程至少需要3至4個月,鈣是重要的預後因子。每日攝取量為1000毫克,例如小魚乾、黑芝麻、芥蘭菜、紅莧菜、牛乳。

 

OMEGA-3脂肪酸 抗發炎及腫脹
有助於減少骨折周圍炎症及腫脹,來源包括魚類,以及植物、堅果油的OMEGA-3脂肪酸補充劑,具有很強的抗炎性能力。

 

內容摘錄自《健康2.0》68期/5月號
◎ 撰文/郭享勳‧李婷婷 ◎ 編輯/蔣慧芬 ◎ 美編/蔣嘉佳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諮詢專家/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洪碩穗‧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開業骨科醫師林晉慶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8種存骨本食物 哪個報酬率最高?

補鈣15招 吸收率大增!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