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雙標靶藥3/1納健保給付!預估800名新患者受惠 用藥資格看這裡
肺癌已經擠下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15000名患者,不僅病例數最多、新增案例最多、死亡也最多,成為三冠王。健保署今年3/1起給付「無法手術的腦轉移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且帶有特殊基因突變」患者,可使用雙標靶藥物,讓晚期肺癌也有生機。
肺癌術後腦轉移 使用雙標靶治療
今年65歲黃女士,8年前因為咳嗽一個月,就醫、喝止咳藥水都好不了,到醫院照X光驚見肺部腫瘤,主治醫師當場臉色大變,緊急安排電腦斷層等進一步檢查,最後確診肺部有大於3公分肺癌,轉由外科切除。沒想到隔了2年,又發現腦部有一顆1公分大小的轉移腫瘤,但她完全沒有症狀。這次醫師讓她服用標靶藥物,並接著做放射治療,可是原本該消掉的腦組織水腫,卻遲遲沒有消,於是開始打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就這樣,她使用雙標靶打超過5年,迄今雖然花費近200萬元,但精氣神都很好,還能繼續登山、練氣功。
健保給付雙標靶 患者感恩
黃女士說,自己常爬觀音山,有1985階的階梯,以前半小時可以爬完,現在要花1小時,因為肺部有切掉一點,所以要持續練肺活量。而雖然雙標靶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如腹瀉、脫皮、皮膚變薄、容易出血等,讓她很辛苦,但她樂觀表示,還是要勇往直前!健保3/1給付之後,她可以受惠,每年就能省下不少藥費,讓她很感恩。
肺癌首次發現能手術者僅4成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北榮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表示,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確診時的期別有關。雖然政府與醫界近年持續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但仍有高比例者為晚期確診。從110年癌症登記資料發現,肺癌首次治療為手術者,僅占40%左右,可見大多數發現時都無法手術,需要其他治療選擇。
看更多:肺癌有哪些前兆?預防肺癌吃什麼?誰是高危險群?症狀、分期、治療懶人包
肺癌帶有EGFR突變容易腦轉移
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肺癌依細胞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占約92%,國人最常罹患的肺腺癌就屬於非小細胞肺癌。
而在已知的基因突變中,又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占50~60%為大宗。肺腺癌本來就很容易產生腦轉移,具EGFR突變的患者又有更高的比例腦轉移。以台灣每年新增15000名肺癌患者估算,約有800位患者是EGFR突變的腦轉移。
看更多:知名作家小彤驚罹胰臟癌!黃疸、臉發黃意外發現 「1新療法」幾乎可根除
血腦屏障讓腦轉移治療效果差
王金洲解釋,針對腦轉移病人的治療,碰到的難關就是「血腦屏障」,這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可阻擋微生物或是化學物質對腦部造成傷害,但此機制在腦轉移發生時,卻會令藥物無法順利進入腦部,導致腦中藥物濃度比一般血中濃度低很多,無法有效殲滅癌細胞。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可讓血管正常化 以利藥物通過
抗血管新生藥物可以抑制不正常的血管生成,讓正常的血管持續正常化,以利藥物通過抵達腫瘤細胞。王金洲指出,當血管結構恢復較正常時,可改善轉移造成的腦水腫症狀,降低腦中累積的水分與腦壓,也就能透過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將藥物帶到腫瘤部位。再者,當腫瘤的血管新生受到控制時,腫瘤周邊的微環境也會受到影響,讓合併使用的藥物,如化療、標靶藥物等,更容易發揮作用。所以抗血管新生藥物可以和其他不同藥物合併使用。
雙標靶藥物提高無疾病存活期
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廖唯昱醫師表示,過去使用單一EGFR標靶治療,患者無疾病惡化存活中位數約1年,搭配抗血管新生藥物、雙標靶使用後,可提升到16個月。其中針對EGFR突變發生於外顯子21(exon 21)族群,延緩時間則有可能達到17個月。
健保開放給付,誰符合用藥資格?
陳育民表示,EGFR和抗血管新生雙標靶,對第一線EGFR基因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能帶來助益,過去需要自費,整個療程藥費可能破百萬元,健保自3/1起給付正式啟動,符合「無法手術切除」之「腦轉移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且帶有「EGFR Exon21 L858R活性化突變」的患者,都有機會第一線申請,呼籲晚期肺癌患者不要輕言放棄。
看更多:三陰性乳癌新藥納健保給付!患者年省400萬元 健保5/1再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
◎ 圖片來源/許佳惠攝
◎ 諮詢專家/陳育民醫師.王金洲醫師.廖唯昱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