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這兩種竹子吸碳能力超強 越砍長越多又萬用 林試所籲用竹製品一兼二顧

竹林

戎華儀 整理 2024/05/19 12: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指出,竹林的吸碳能力高於樹林,因此竹林又被稱為第二森林,可以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全台灣有89種竹子,其中孟宗竹和麻竹的吸碳能力比一般的竹子多2至4倍,竹林還有越伐採生長越繁盛的特性,只要適當經營就能發揮吸碳功效。

看更多:農產品也環保!台灣「碳標籤草莓」帶頭衝 環境部認證 綠色消費新選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在早期台灣居民的生活中,竹子應用十分廣泛,透過高溫燒製為竹炭、生物炭、活性碳、生質燃料顆粒及土壤改良資材,運用範圍包括建築的竹房子到日常生活的竹桌椅、竹床、竹掃帚,竹筍、粽葉也可用作烹飪用,還拿來製作兒童玩具竹蜻蜓、竹槍等。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竹林面積約有18萬3千多公頃,竹材約有15.8億支。林試所調查,在台灣具經濟價值的竹種,有孟宗竹、桂竹、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等。林試所2020年以來還分析竹林的碳吸存量、碳儲存能力,比較不同竹子的生長速度和利用方式,同時試驗桂竹林的經營,比較不同擇伐方式對竹林生長的影響,分析經營成本和效益。

看更多:邁向2050淨零排放!新北12家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

 

越砍伐長得越茂盛 還可吸碳

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指出,人為經營對竹子的生長與發育有長遠的影響,沒有經營的竹林,會因竹子數量過多、過密及通風不良等因素,導致病蟲害嚴重,數年後便會逐漸衰敗,竹林只要有妥善經營,越砍伐長得越茂盛,更能發揮竹林的碳吸存功能,還具備經濟價值的雙重好處。

看更多:用吃愛地球!專家揭「永續飲食」5大精神 全台404家綠食餐廳看過來

 

蓮華池研究中心建議民眾,透過現有的加工技術,竹材具有防腐、堅固耐用的特性,還可延長固碳期限,因此建議民眾購買竹製品,可以減少碳排量同時響應淨零減塑的趨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提供
◎ 資料來源/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