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費翔曝母離世!曾悲吐母失智遺憾「想要我認識的母親」 照護6步驟家庭關係更長久

費翔 母親 畢麗娜

吳詠霓 整理 2024/05/20 16:3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男星費翔今(5/20)在微博上悲痛證實高齡90多歲的母親畢麗娜離世,他曾透露母親已失智,但仍能認出他,形容母親「有她自己的一個雲朵,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在上面」。費翔特地讓老母親晚年住在家中,請人24小時照顧,希望她每天都能開心快樂。

 

畢麗娜與老公費偉德1958年結婚,1960年在美國生下費翔。離婚後,畢麗娜帶著費翔回到台北生活,2001年起在上海定居。費翔在去(2023)年受訪時坦言,93歲的母親失智5年,沒有特別說出對方病情,但形容母親「有她自己的一個雲朵,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在上面」。當年他也透露內心有個遺憾,「我想要我一輩子認識的那個母親,因為那個人已經不在了,可是我的這個要求是自私的,因為她現在很開心」。他理解母親堅強面對年老的身體狀況,若非失智,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快樂,說到激動之處一度哽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失智跟健忘差在哪?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高齡長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每13人就有1位失智者,疾病的發生也和年紀呈正相關,愈高齡比例愈高,7585歲盛行率可達713%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曾指出,許多人常一碰到健忘就會緊張懷疑自己是不是失智,但其實失智影響的不只記憶力減退,空間感、語言功能、抽象思考能力、認知能力、情緒都會連帶受影響。

看更多:75歲醫師這樣吃防失智!失智症權威公開預防阿茲海默症方法

 

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在失智症種類中,以因腦部功能逐漸退化所導致的阿茲海默症最常見,屬於「退化型失智症」;另外較常見的還有「血管型失智症」,顏佐樺說明,這是受到三高等代謝症候群疾病影響而導致的失智症,因此,腦中風患者、血管病變者、糖尿病患者也會提升罹患失智症風險,提醒有相關病史者不可輕忽。

 

此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失智症高危險因子,如酗酒、抽菸、缺乏社交等;生理疾病如聽覺障礙、肥胖、憂鬱症、腦部曾受傷也容易讓失智症找上門。

看更多:6旬婦突呆滯、無力恍如失智 醫:缺1維生素傷大腦、低血鈉會遲鈍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如何與失智家人相處?6步驟全面照顧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曾分享,要做到全面照顧失智者,同時又不影響家庭關係,建議遵循以下6個步驟:接受、了解、溝通、同理、陪伴、全家一起照顧。

 

當家人發生失智,應坦然接受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及早認識失智症並及時治療;其次,家屬要了解失智者出現認知功能退化、喪失記憶是必然的結果,建議多閱讀相關書籍,如被診斷失智的醫師珍妮芙·彼尤特的《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以了解失智者的感受。

 

隨著病情進展,失智者可能出現溝通困難,家人應嘗試透過非言語的方式,如寫字和手勢來溝通。此外,失智者常因情緒暴躁、易怒、多疑和妄想而被認為不可理喻、難以相處,家屬應從失智者的角度理解這些行為是因大腦功能損傷所致,並保持同理心

 

很重要的是,家屬不能只處理失智者發生的問題,更要體會他們的感受,陪伴他們面對任何發生的事物,減輕其焦慮感以避免症狀惡化;並且由全家一起照顧失智者,因為失智者通常年齡較高,合併許多共病,需要全家人共同努力,建立完整的家庭支持系統。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堅果豆腐芥藍菜/護腦食材集結!1調味法抗失智、抗老化 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

 

◎ 圖片來源/翻攝自費翔微博
◎ 資料來源/顏佐樺醫師.徐文俊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