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你連睡覺都愛拖延?研究曝光背後性格特質!醫勸5招改善睡前拖延症

睡前拖延症-改善

朱育嫻 整理 2024/05/30 16: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你明明很累,卻還是捨不得睡?現代人太過忙碌,往往到晚上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即使已經疲倦,許多人仍會繼續滑手機或追劇,拖延睡覺,導致「睡前拖延症」。而研究也發現這種人的性格特質!

 

何謂睡前拖延症?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說明,睡前拖延症指的是明明已經感到疲累,到了該上床就寢的時間,卻仍選擇做一些看電視、上網、玩手機遊戲等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延後實際就寢時間的現象。這並非因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礙所致,而是源自於想要延長晚上空閒時光的想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陳潔雯指出,這種行為會導致睡眠時間不足,隔天感到疲憊,工作或學習效率下降,長期下來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造成睡前拖延的原因,可能是不願意讓晚上放鬆休閒的時間這麼快結束,或是想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打發時間。

看更多:3招改善拖延症!只要改變1個順序就能不再遲到,變得「絕對準時不拖延」

 

哪些性格特質容易睡前拖延?

一項研究招募了399名大學生,讓他們先通過一系列心理測量工具,評估受試者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神經質(Neuroticism)和開放性(Openness)等五大性格特質、自我評價、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源等;再將這些因素與睡前拖延症和白天疲勞程度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研究發現,「自我肯定度低的人」可能會透過延後睡覺的方式尋求心理安慰,例如多看電視或刷社交媒體來「獎勵」自己一天的辛勞,卻因此減少了睡眠時間,隔天感到疲倦。此外,容易感到煩躁和焦慮的「神經質」特質,即使沒有拖延就寢,可能仍會因為情緒問題而感到白天特別疲憊。

看更多:「紅茶控」原來是熱情派!喝茶看性格 不同喝茶場所也能看個性

 

怎麼改善睡前拖延症?

陳潔雯強調,如果發現自己常常因為睡前拖延,而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是時候改變自己了!她提供了以下幾個建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改善睡前拖延症1:培養盡責性

盡責性高的人較不容易出現睡前拖延的習慣,因此白天也相對沒有那麼容易疲勞。這是因為他們通常會自律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不會讓夜晚的娛樂耽誤了睡眠時間。

 

改善睡前拖延症2: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或面對挑戰的能力信心。高自我效能的人,可能更有信心管理他們的睡眠習慣,包括克服睡前拖延,他們可能更有效地利用時間,確保有充足的休息,減少日間疲勞。

 

改善睡前拖延症3:正念冥想

研究顯示,即使是短短幾分鐘的正念冥想,也能顯著提升睡眠質量,幫助你更快入睡。

看更多:她壓力大失眠睡不著 身心疲憊好痛苦!專家推2招1個月改善睡眠品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改善睡前拖延症4:培養正面情緒

學會積極面對生活的每一刻,也能幫助你擺脫夜晚的焦慮和白天的疲倦。

 

改善睡前拖延症5:訂下明確睡眠目標

制訂一個合理的時間管理計畫,讓自己每天都能按時上床,這樣睡眠和生活品質都會有顯著的提升。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潔雯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