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熱衰竭和中暑不一樣!夏日中暑怎麼辦?陽暑陰暑有不同 怕中暑喝2種湯

中暑怎麼辦

朱育嫻 整理 2024/06/26 13:1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天氣真的熱爆,一出門感覺都快要中暑!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截至6/25,全台熱傷害送醫人數已有515人次。醫師提醒,許多人常將中暑前兆,例如熱衰竭或熱暈厥誤以為已經中暑,若處置不當,可能變成「真中暑」!

 

中暑前,會先有熱衰竭或熱暈厥現象

中醫師王大元說明,長期處在大太陽下,可能會因為無法調節體溫而出現熱傷害,像是熱痙攣、熱衰竭或中暑等。通常中暑前會先有熱衰竭或熱暈厥現象,熱衰竭是因為持續出汗,加上沒有適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身體開始出現倦怠無力、頭痛想吐或食慾不振;熱暈厥則是因血液流到周邊血管加強散熱功能,導致腦部血循不足而頭暈或昏倒。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很多人會把熱衰竭和熱暈厥當成中暑,其實這只是中暑的「前兆」而已,如果處置不當,就可能演變成「真中暑」,像是體溫超過40度、神智不清和皮膚乾燥,都是中暑的常見症狀。

看更多:天氣太熱頭痛、頭暈怎麼辦?中醫教你按4大穴位來保養 抗高溫必學這技巧

 

中醫看中暑:有分「陽暑」和「陰暑」

王大元指出,中醫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類型。陽暑多發生在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的農夫、工人、運動員或悶熱環境的廚師身上,因體溫調節中樞失衡,排汗和小便異常減少,導致體內蓄積過多熱氣。患者會出現皮膚乾熱、心跳加速、口渴煩躁,嚴重時甚至神智不清。

 

而「陰暑」則是因不當降溫方式所致。王大元解釋,吹冷氣、喝冰水等方法雖能瞬間降溫,卻會導致體表汗腺收縮,汗水無法排出,體內熱氣鬱積,進而出現頭痛、頭暈、噁心、肩頸僵硬等陰暑症狀。

看更多:吹冷氣小心中「陰暑」!如何解陰暑?醫教4招解暑祕訣幫助身體調溫差

 

解暑喝什麼?低糖綠豆湯和酸梅湯

中醫對於中暑的處置,王大元表示,熱中暑可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其內含生石膏和知母有鎮靜解熱之效,人參則可大補元氣。若是冷中暑,則可選用黃連香薷飲或葛根湯加減使用。此外,適量飲用微涼低糖的綠豆湯和酸梅湯,也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誰說薑只適合冬天?中醫曝夏天吃薑防中暑 還有這些神奇功效

 

刮痧能不能緩解中暑?陽暑才有效果

刮痧能否緩解中暑?王大元說,刮痧對陽暑的散熱效果較佳,透過刮痧可促進體表散熱、涼血;但若是陰暑導致的毛孔緊閉,刮痧效果有限,此時反而需要透過發汗來排出體內鬱熱,例如洗熱水澡或熱敷頸部等方式。

 

他也提醒,刮痧時可在皮膚表面塗抹凡士林等油性潤滑劑,接著從肩頸等大面積肌肉群,由上往下輕刮,直到皮膚出現痧斑或泛紅即可停止。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大元中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