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72歲女星失憶、口齒不清是「腦梗塞」!江坤俊曝每3秒多1人失智 按5穴位防失智

丁彥伶 整理 2024/06/19 17:2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金鐘視帝陳亞蘭自曝88歲的媽媽因為「三高」罹患失智症,72歲的日本女歌手阿部靜江,出現失憶、口齒不清及忘了今天日期等症狀,檢查發現是「兩側視丘腦梗塞」。醫師表示,血管性失智發生率愈來愈高,並提醒從「走路姿勢」可以看出是否失智。中醫師吳明珠教大家平時多按摩頭頂5穴位,增智慧、防失智!

 

外科醫師、《健康2.0節目》主持人江坤俊說,根據統計,全世界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三高容易引發腦中風、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是造成血管性失智症的主因。日前陳亞蘭分享媽媽因為三高都沒好好控制,出現失智症而必須到日照中心尋求照顧。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陳亞蘭母日本女星阿布靜江失智

▲陳亞蘭88歲的媽媽,以及日本72歲女星阿布靜江,都傳出失智症狀。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鄔定宇提醒,血管性失智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多是因腦中風導致腦病變。與阿茲海默症相比,血管性失智症症狀多為突發、個性改變較輕微,但卻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憂鬱症、夜間混亂、伴隨如手腳無力、走路偏一邊等中風症狀。

看更多:防失智關鍵!50歲後1器官受損不可逆 做這件事能提早預防大腦退化

 

嚴格控制血管危險因子可預防

鄔定宇說,透過預防中風及嚴格控制三高的血管危險因子,可達到預防血管性失智症的效果。他提到幾個重點,包括避免肥胖及高血脂、高危險群可藉由藥物減少中風機會、心房震顫及心律不整患者較易形成血栓導致中風等。此外,適度運動、維持社交生活、持續與他人接觸能減少腦部退化;戒菸也很重要,吸菸者罹患腦血管疾病風險提高2至3倍以上,而過量飲酒則會造成血壓升高,影響肝功能,甚至導致腦出血、腦栓塞。

 

步伐小失智風險高達3.39倍

家醫科醫師王健宇則提醒,血管性失智症的死亡率較高,患者也較容易發生感染、跌倒、再度中風等情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王健宇表示,日本一項調查千人以上的老年醫學研究發現,走路步伐小的人,相較於步伐大的人來說,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高達3.39倍!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走路步幅不穩定的人容易採取小步伐走路,而「步幅不穩定可能反映認知功能出問題。

 

王健宇建議,只要刻意跨大步走路,步伐比平常走路時再大步一點,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能減半。他也分享大步走的好處,包括刺激神經迴路、找回肌肉活力、提升心肺功能、使血管有彈性、預防失智症、讓心情變開朗等。

看更多:走路這樣走防失智、降血壓、鍛鍊全身肌群!醫親授挑選健走鞋訣竅

 

慢性疼痛恐增加失智風險

王健宇也提醒,除了飲食不均衡會引起腦病變,有研究指出,身體多一處疼痛就會讓大腦多老一歲!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發現,神經認知異常的風險會隨著疼痛部位的增加而升高,且與海馬迴萎縮有關。與沒有疼痛的人相比,有一處慢性疼痛部位的60歲老人,其海馬迴萎縮程度相當於衰老一年;當身體兩個地方感到疼痛時,海馬迴會進一步萎縮,相當於兩年多的衰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而且隨身體疼痛部位數量增加,腦退化風險還會上升。與只有兩個部位疼痛的人相比,五個或更多身體部位疼痛的人,其海馬迴體積幾乎小了四倍,相當於八年的衰老程度。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多部位慢性疼痛的人,是否會加重其神經認知異常的風險。王健宇列舉幾種慢性疼痛,包括腰痛、背痛、癌症疼痛、關節炎、頭痛、影響全身神經的神經痛,以及找不到物理原因的心因性疼痛等。

 

克服慢性疼痛 運動最有效

針對身體疼痛問題,王健宇指出,一般人的立即反應通常是休息。這對急性疼痛或許有幫助,但若是慢性疼痛,反而可能讓疼痛時間拉長。他建議幾種對改善慢性疼痛最有效的運動,包括伸展運動(如瑜伽、太極拳)、力量或阻力訓練(如伏地挺身、二頭肌彎舉),以及強化心血管的有氧運動(如騎自行車、游泳或步行)。

 

敲腦操健腦防老 刺激5穴道幫助大腦修復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鍛鍊大腦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增強短期和長期記憶。她教大家敲腦操,刺激百會穴和四神聰穴這些穴道,可以提神醒腦開竅、安神,幫助大腦修復。

 

當有空時,建議做做敲腦操來預防大腦老化。先找到頭頂中央的百會穴,在百會穴前後左右旁開1寸(大約一個姆指寬度)的位置,一共有四個穴位,即是「四神聰穴」。敲打百會穴和四神聰穴,可改善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中醫師吳明珠建議平常多刺激頭部五穴位可助健腦防老。

 

現代人年紀輕輕就常忘東忘西,吳明珠解釋,這是因為大家累積太多工作壓力,長時間加班、熬夜、作息不正常,用腦過度又疲勞,身體沒有獲得充足的休息,因此容易出現記憶力早衰,失智症也越來越年輕化。

看更多:WHO研究證實:藝術能預防和改善疾病!看展和看劇能預防失智

 

◎ 諮詢專家/江坤俊醫師.鄔定宇醫師.王健宇醫師.吳明珠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