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肝膽科名醫愛吃花生竟罹肝癌!忽略1件事致命 這樣挑花生避免黃麴毒素

許佳惠 報導 2024/06/28 13:0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減重名醫、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最近在節目中分享,他的老師、某醫學中心肝膽科名醫,因本身患有B型肝炎,又長期飲食不定時、肚子餓就吃花生,結果54歲罹患肝癌,後來不幸過世。他提醒,B、C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做超音波,花生沒吃完一定要放冰箱妥善保存,才能減少黃麴毒素危害。

 

醫師忙到沒空吃正餐 愛吃花生被暱稱土豆伯

蕭敦仁表示,他的老師對每個病人都很認真、看診很仔細,經常超時看診,往往從上午8點看到下午4點、夜診也看到半夜1點,長期沒空吃正餐,肚子很餓的時候就吃花生止飢,護理師也因此暱稱他為土豆伯。後來老師在54歲時自覺右上腹部有異,一照超音波就發現肝癌,最後不幸過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B肝帶原忘做超音波、花生易有黃麴毒素傷肝 發現肝癌已來不及

蕭敦仁感嘆,老師並不胖,但患有B肝,卻忘了定期做超音波,再加上愛吃的花生是容易孳長黴菌、產生黃麴毒素的食物,兩相加乘才造成悲劇。他表示,肝癌有三大危險因子,老師就包辦前2個:

 

1.病毒:B肝或C肝病毒。
2.化學性傷害:黃麴毒素、藥物或酒精。
3.代謝性問題:例如脂肪肝。

看更多:紅茶配花生會致癌?1關鍵成分恐增強黃麴毒素!毒物科權威給建議

 

花生2情況不能再吃 沒吃完要放冰箱

蕭敦仁說,其實花生的問題很常被人忽略,台灣氣候濕熱,很適合黴菌生長,12℃以上就會繁殖,因此沒吃完的花生一定要放冰箱,冰箱的溫度大約4℃,可避免花生產生黃麴毒素。他也強調,花生有油耗味就不能吃,沒剝殼的花生雖然相對安全,但是如果表面出現黑色斑點,也不要再吃。而且最好一次不要買太大量,不建議囤積花生。他自己的習慣是秋季盛產時會買產地直送的蒸煮花生,一次買一小包當次就吃完。

 

選購花生注意這些事

如果是買罐裝花生,蕭敦仁建議,要挑信任的商家,選購時注意花生不要有黑點,注意包裝是否完整以及標示的保存期限,開封後沒吃完的也要放冰箱保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肝炎患者至少每半年照超音波

蕭敦仁也強調,B、C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做超音波,不能只有抽血檢查。門診就曾遇到45歲男性,本來定期追蹤,後來消失2年半,再就診時因為自覺容易累要求做超音波,結果一照就發現4公分肝癌。「肝腫瘤小於3公分稱為小肝癌,超過3公分就是大肝癌,容易血管侵犯或轉移,治療更棘手。臨床上每半年有追蹤的,發現的肝癌都可以小於2公分」。

看更多:持續疲勞感小心癌症!4種癌容易疲倦 3穴道+1湯飲緩解疲勞

 

肝癌4個月長大1倍 光抽血不夠要加做超音波檢查

蕭敦仁說,肝癌每117天、大約4個月就會長大1倍,所以健保才會給付B、C肝炎帶原者,有肝硬化每3個月、沒肝硬化每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千萬不要以為沒症狀就沒事,也不要只看抽血正常就忽略,一定要做超音波追蹤。

 

脂肪肝造成肝癌患者增多 透過體重控制可逆轉脂肪肝

此外,隨著國人飲食豐富,越來越多人脂肪肝,臨床也發現脂肪肝造成的肝癌患者變多。蕭敦仁表示,若有右上腹脹、體重增加,可能就有脂肪肝問題,有些人抽血肝指數都正常,但肝臟卻可能已經纖維化。脂肪肝可以透過飲食、運動、減重等方式逆轉,不一定要吃藥,因此留意肝臟的警訊,適時做生活上的調整,搭配定期檢查追蹤,才能保有肝臟健康。

看更多:脂肪肝的下一步是肝癌?3招有效預防肝病變 新醫學方法能量化脂肪肝程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蕭敦仁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