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步步驚心……為何雞眼老是復發?
每當鞋子裡有異物時,總是讓人走得不舒服,一定想盡快把鞋裡的異物除掉,但腳趾根部長出雞眼或硬皮時,可就不是這麼簡單,而且偏偏有人就是一除再除,雞眼老是好不了,這是怎麼回事?
鞋子不合腳 是雞眼產生主因
趕快檢查一下,你的鞋子是否都有一個特色:楦頭太緊、鞋子太硬或是妳的腳板較大但老是買到太小的鞋子,因為好看的鞋子,為了造型,可能無法兼顧人體工學與腳板的舒適。
「不合腳的鞋子是產生雞眼最常見的原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王國憲指出,鞋子應該鬆緊合宜,軟硬適中,使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與釋放壓力,但女性愛穿高跟鞋,使得腳底承受壓力不平均,長期磨擦是雞眼產生的主因。
雞眼的形成主要是因為腳底接觸鞋面部位,出現局部過度受壓或磨擦所造成,最常見就是發生在穿著樣式新穎、楦頭尖細的鞋子,這種鞋子內部毫不舒適,使腳掌某個部位重複受壓,造成腳趾扭曲、外翻或不當的受力而壓出雞眼。
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俞佑說,腳跟部、蹠底以及腳拇趾與小趾邊邊,都是雞眼常見的部位,因為受擠壓以及承受身體重量,很容易因為磨擦造成角質過度增生。另外,手上長繭的部位,如常握筆或電鑽工等人的手指上,也是可能長出雞眼的部位。
糖尿病患不易察覺 易轉成蜂窩組織炎
嚴格說來,雞眼也有軟、硬之分。硬雞眼通常長在腳趾上,因不斷磨擦所造成,以小趾最常見,但長在第三、四趾的人也有,有的人甚至一趾可以長2個。軟雞眼多長在兩趾蹠間,多因鞋子太窄,造成兩趾頭間擁擠磨擦而成。
除了女性常因穿高跟鞋為自己營造「步步驚心」的險境,愛運動的男性,如經常打籃球、跑步的人,也常因腳板運動量大,接觸球鞋造成磨擦的機會大增,而冒出雞眼。但別以為年紀大了,雞眼就不會找上門,俞佑提到,長輩們隨著年紀愈大,肌肉層逐年流失,足底受壓不平均,日積月累下來,也是會長雞眼。
俞佑特別提到糖尿病患者,因為末梢神經不敏銳,神經反應差,腳底出現硬皮、雞眼也不易察覺,常常把雞眼養的很大,建議家屬要常幫他們檢查手、腳,以免組織壞死而不知,等到出現蜂窩組織炎時,會變得更為棘手,當發現糖尿病人腳底有硬皮或雞眼時,最好請皮膚科醫師處理。
買鞋一定要試穿、不要一雙鞋穿到底
雞眼是皮膚局部長期受到擠壓、摩擦,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繭,王國憲說,雞眼的外觀是小小顆,外表平滑,通常有一個核心,被多層厚皮組織圍繞,其根部深嵌入肉裡、頂部起硬結,行走時受擠壓而疼痛。「但當厚繭面積比較大的稱為胼胝,同樣會讓人走起路來,腳疼痛不已。」因為踩到地板就是一個痛點,所以走起路來要特別小心。
如果不積極處理,雞眼會一直往皮膚內生長,形成硬塊,走起路來就會刺痛難當,行走困難,甚至影響步行,因為怕痛,更會造成腳掌受力不平均,更容易再長雞眼。
皮膚科專家均認為,對付小顆的雞眼,可以自行到藥房買雞眼貼布、雞眼藥膏或水楊酸等藥水使用,通常效果不錯,如果無法讓雞眼脫落,再請皮膚科醫師處理,此時多用水楊酸或液態氮等冷凍療法治療,但糖尿病患者就不建議自行處理,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內容摘錄自《健康2.0》67期/4月號
◎ 撰文/曾鈺庭 ◎ 編輯/朱育嫻 ◎ 美編/蔣嘉佳 ◎ 攝影/徐俊權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諮詢專家/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俞佑‧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王國憲
相關文章
雞眼和病毒疣 別傻傻分不清
不傷腳!4重點挑舒適好鞋
簡易精油按摩法 緩解手腳痠脹
擺脫4個錯觀念 別讓鞋子拖累你!
10種走路姿勢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