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腸癌,為何有人得一直做腸鏡追蹤?醫師:清腸藥吃錯等於白做
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安南醫院消化科醫師黃文威指出,大腸癌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但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先透過糞便潛血篩檢找出異常的人,再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但為何有人要一再檢查追蹤,關鍵在於清腸是否做對。
示意圖/TVBS
56歲林先生糞便潛血檢驗陽性,到醫院消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小瘜肉摘除術。回診時病理報告皆為良性腺瘤,但醫師建議他半年後追蹤大腸鏡,讓他很疑惑,因為隔壁鄰居陳先生狀況類似,卻是五年後再追蹤即可。
為何有人需要常常追蹤
安南醫院消化科醫師黃文威表示,瘜肉從無到有、到長大到癌變,通常要好幾年,大腸鏡的保護力理論上可以有一、三、五年不等,和個人體質、生活習慣、息肉特性等等有關。
延伸閱讀:大腸息肉切除後,復發率等於零嗎?6大危險因子會讓癌復發!
但為何有人常常需要追蹤?究其原因,最常見情況是檢查前腸道準備不足、檢查時腸腔裡還有食物或糞渣,導致無法完整檢查腸壁黏膜。因可能有病灶被擋住沒看到,只好縮短追蹤時間,加上又清不乾淨而重做。
這樣清腸才正確
黃文威指出,事前三天除了低渣飲食外,清腸瀉藥使用需遵照衛教指示,常見錯誤是喝藥時間不對或是水分攝取不夠,通常檢查前四個小時左右喝瀉藥比較恰當。
延伸閱讀:楊烈抗癌15年,當年運動、養生為何還罹癌?抗癌名醫點出了重點
太晚喝的話要檢查了還沒排完,太早喝即使本來有清乾淨,久了還是會有上端腸液和膽汁陸續流下來問題。而清腸藥物要搭配足夠水分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大約每次要有1500到2000毫升的水分最適合。
黃文威強調,大腸鏡做完如果腸道清不乾淨,要檢討是哪部分出問題,若是鏡檢中看到水果籽或食物殘渣,多半是低渣飲食不確實,如果腸壁都有糞渣殘留,表示水分不足,倘若下段乾淨而越上段越髒,就是太早喝瀉藥了。
在知道原因改進下次就能夠有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如此才能跳脫惡性循環,獲得大腸鏡應有正常的保護力。
◎ 圖片來源/安南醫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